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期望值与低起点——写在首届联办班入学二十周年聚会之前之六

(2018-07-20 07:01:58)
标签:

教育

联办班

二十周年

低起点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高期望值与低起点

——写在首届联办班入学二十周年聚会之前之六

我楚狂人

首届联办班严格实行实验方案的内容,即使用苏中的同步教材,使用苏中的整套考试试卷并同步考试,统一密封阅卷并进入苏中的成绩分析体系。这样,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我们学生一上来的考试成绩必然惨不忍睹。压力也随之而来,家长的质疑,任课老师的心理负担,学生的沮丧,同行的议论,领导的审视,等等,不一而足。对我来说,其他我并不在乎,也在意料之中。我在乎的是任课老师的心理负担和学生的沮丧,这些都影响士气,而士气又有关我们刚刚起步的实验的成败。其他的,我们都可以通过日后的进步来化解。

这不,刚结束在苏中的期初入学摸底考试,这样的矛盾就爆发了。怎么办?

我建议皇甫校长,用五中的入学摸底考试试卷再与校内其他班同步考一次。结果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然后又经苏中教务处,获得分析数据,我们进入苏中前70%的“预想本科线”已经出现,这已经超过了我们中考成绩。我把这两项分析给学生和家长细细说了一下,也给我的同事们通报了一下,这样,压抑的氛围迅速扭转。

由于我们挂上了“苏五联办班”的牌子,有些人不免对我们产生很高的期望值,其中主要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何况,我在第一次家长会时还这样保证: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个人才。但是面对这样的考试成绩,心理落差可想而知。高期望值和低起点的矛盾很是尖锐。

那么我们的起点到底怎样呢?我在“首届联办班中期汇报会”上专门谈了这个问题。那是一次分管副市长朱永新、局长王少东、各位局领导、各兄弟学校领导到场的高规格汇报会,皇甫校长要我做主题发言,并告诉我“畅所欲言”。我把我们的入学成绩做了这样的分析:低于同级别学校二中重点班分数10分;达到当年重点中学入学分最低的三中分数线的有17人;我们的最高分,正好是苏中扩招班“立达班”的最低分。我把这份家底一公布,全场哗然。太低了!但是我们又承受着高期望值的重压,家长的、社会的、同行的、领导的,似乎一“联办”就如吃了仙丹,什么问题都应该迎刃而解。可能吗?我们负重前行。我们师生都负重前行。

面对这样的挑战,有人以为我们可以采取所谓的“迂回战术”如,部分采用苏中试卷。或不采用苏中试卷;如不参加苏中的成绩分析体系,等等。其实,这与其说是“迂回”,不如说是逃避,是掩耳盗铃。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参加苏中的评估体系,我们就失去了参照物,如何知道自己的进步?如果退出苏中的考试体系,实际上心理上已经输了。

所以三年来,我们一直不打折扣地坚持了,高三进入苏中校园就更方便了。我们每一次考试,进入苏中前70%的人数都在增加,又逐渐出现进入30%的即“预想重点本科线”,并逐步增加。这就是看得见的进步。

昔日宋代“江西诗派”的师法所谓“夺胎换骨,点石成金”。窃以为还要一个坚持,方能做到。

很遗憾,后来的联办班,都因为惧怕开始时的重压,不能坚持这个“不打折扣”。联办班实验方案也就走样了。

高期望值与低起点——写在首届联办班入学二十周年聚会之前之六
潮州会馆古戏台,我校老校舍之外的又一处市级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