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路27王鸿翥等

标签:
文化相门临顿路王鸿翥 |
分类: 苏州夜话 |
临顿路27
——相门访古之七
我楚狂人
五、临顿路老字号
临顿路自观前街繁盛之后,渐渐失去主要商业区的地位。加上这几十年来临顿路多次拓宽,老街景象不再,所以老字号也就不多了。我把有关的老店稍作整理。
王鸿翥国药店
临顿路东侧萧家巷口有王鸿翥国药店,是苏州著名的中药铺之一。查到网上创始人王赓云的曾孫王尔贤整理的资料,再整理如下:
据《中医人物词典》“王赓云”条载:
“清末医家。名祖庆。江苏苏州人。生活于十九世纪。诸生。初为外科医生,从马培之问业。亦擅内科,门诊病人如市,为当时苏州名医之一。
再据陈诗焘主编的《苏州中药堂号志》“王鸿翥”条云:王鸿翥药铺是具有一百余年历史的著名药铺,以收集历代古方,精选地道药材,认真炮制中药饮片、精修丸、散、膏、丹,特别是研制丸散而驰名于国内。
创始人王赓云,系外科名医,精干医道,家业殷富。光绪五年(1879)王氏患疾,嘱仆赴“良利堂”撮方配药。王在家久候不至,心焦万分。待后问仆,知良利堂配药人众多,店家态度傲慢,出言不逊,有“若要快,可由你东家自设药店”等语椰榆。王氏闻后,愤而决心自设药店。遂会同亲属集资二万四千元,分成二十四股,从中提出一万二千元作为暗股,在必要时作临时资金。并以高价购得在良利堂附近的醋坊桥堍房屋,原地拆建。经三年筹备,于光绪八年(1882)正式开门营业。
店名以王氏堂名“鸿翥堂”为之。其意为鸿鸟飞翔,福至于庭。以鸿鸟咀衔灵芝图为标记和产品商标[注13]。
由于王赓云原是名医,博览群方,收集了历代名医古方,并进行考证、研究、实践,去芜存精,再加店堂用药道地、选料上等,四季采集,应陈则陈、应鲜则鲜、应制则制、不计工时、不惜工本,因而所制“首乌延寿丹”、“回天再造丸”、“易老天麻丸”、“大资生丸”、“金液丹”、“西瓜灰”、“萃仙丸”、“龙虎丸”等产品,均以其独特的功效,称著苏城,销售猛增。王鸿翥堂也由此成名。同业也莫不刮目相视。
王鸿翥堂曾将各丸、散方,集录成册,名为《王鸿翥堂丸散集》。各丸散药方皆注有出处。如“六味地黄丸”为钱仲砀方;“十全大补丸”为局方(官方药局之药方)等等。并都正式列入《中国药典》。
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前担负平江区国药门市部的饮片和小成药的货源。同时接受全市各联合诊所和医院的小料丸散,如“治伤丸”、“法伤散”、。‘腰痛丸”、“接骨丹”、“伤膏药”等九十余个品种的加工任务,故人员增加到八十多人。1965年在全市三个区的工场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六十年代中期,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曾四次来苏检证和总结“首乌延寿丹”的工艺操作、炮制质量,着重帮助作药理的分析和总结。
1966年王鸿翥改名为人民药店。1969年,工场并入苏州中药厂(雷允上制药厂)。同年十一月在调整网点时,百年老店王鸿翥堂被撤销。1980年,改革春风唤醒了苏州医药界共识:在市民心目中有良好影响和声誉的王鸿翥老店应当恢复。名医金绍文等一批有识之士,极力在政协会议及有关场合呼吁、提议,终于获得政府支持,经过积极筹备,王鸿翥国药店在1986年5月15日在原址上重修恢复营业。现在属于雷允上集团。
潘资一药店
位于临顿路266-267号,也是一家老字号中药店,现在也属雷允上集团。
按: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有限公司(原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是国内较早实行连锁经营的医药零售企业,它是1996年在原有苏州药材站零售药店基础上成立的连锁企业,注册资本694万元。公司目前拥有连锁门店近50家,其中王鸿翥、沐泰山、诵芬堂3家被国家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的药店,另有童葆春、良利堂、宁远堂、天益生、潘资一等9家百年老店。
临顿路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