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巷1——相门访古之八

标签:
文化相门宫巷美味斋陆长兴 |
分类: 苏州夜话 |
宫巷1
——相门访古之八
我楚狂人
宫巷因巷北口正对玄妙观正门而得名。唐代玄妙观曾名紫极宫、开元宫,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又扩建为太乙宫,所以正对正山门的街巷称为“宫巷”也就很自然了。《中吴纪闻》卷一“太一宫”条:“太平兴国六年……今天庆观乃其旧址,乡人尚有以宫巷、宫前称者。”卢熊《苏州府志》、王鏊《姑苏志》也作宫巷,并注“(在)玄妙观前,唐(观)称紫极宫,故今犹名。”乾隆《苏州府志》、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均作宫巷。《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宫巷。宫巷南出干将东路,北出观前街中段,直对玄妙观正门。
宫巷为观前街向南至干将东路的交通要道,原长423米,宽7米,1964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在2000年观前街地区整治更新二期工程中,本巷道路又统一改建成路幅宽14米,长430米的花岗岩石板路,成为旅游车辆进入观前的主通道。但是,由于观前街、太监弄都是步行街,虽说碧凤坊有停车场,这里停车很困难,旅游车进出还得原路返回干将路。
原先宫巷并不热闹,是一条闹中取静的林荫道,近年随着商家的迁入,渐次热闹起来。
说起宫巷,我就会想起曾经在这里的两家小面店,一样的一开间小店,没有几张桌子;一样的食客盈门,多有回头客;一样的有特色,有回味;一样的后来都离开了宫巷,成了誉满苏城的著名面馆。这就是原址在太监弄东口北侧的美味斋面馆和原址在蔡汇河头西口南侧的陆长兴面馆。美味斋以龙须细面,焖肉浇为特色,汤清面细而筋斗,焖肉入口而化。当年陆长兴最有特色的是小阔面,雪菜肉丝浇,浇头鲜美,面条有嚼劲。
据说陆长兴的创始人是无锡人,陆长兴当年的面有点另类。后来陆长兴扩张很是厉害,最盛时在苏州城乡有几十家连锁店。但是后来的陆长兴完全是苏式面的做派了,好像不再以小阔面雪菜肉丝浇为特色了。美味斋一开始就是很正宗的苏式面,苏式焖肉始终如一。美味斋后来的扩张并不厉害,但是基本上开一家红一家。如今位于阊门外上塘街的美味斋和西北街的美味斋都有很好的风评。前些日子去品尝了上塘街美味斋的爆鳝面,很不错。
我的老同事郁松灿先生老家在宫巷附近,是吃着美味斋的面长大的,对美味斋的面情有独钟。记得当年他老是拉着我去美味斋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