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梓街7盛家带叶家弄等

标签:
文化葑门内外十梓街盛家带叶家弄 |
分类: 苏州夜话 |
十梓街7
——葑门内外之七
我楚狂人
三、十梓街的横街2
1.望星桥两岸塘岸2
望星桥西堍
望星桥西堍南侧为盛家带,接百步街,分一支为迎风桥弄,两支均可达十全街。传有名医世家盛姓居此,且巷形斜弯,如衣带飘拂,故名。卢熊《苏州府志》有“望门桥,盛家带”之语,可见明初已有盛家带地名,同治《苏州府志》作盛家带,列吴衙场后。民国《吴县志》并注 “(在)迎葑(枫)桥南”。《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盛家带。该巷旧时多大户人家,9号原系长元吴盐公堂旧址(清乾隆中叶,设长(洲)、元(和)、吴(县)盐公栈,经营管理盐务,光绪年间改盐公栈为盐公堂)。13号原为袁家祠堂,27号为徐家祠堂,29号朱宅、31号苏宅、33号顾宅葑湄草堂,均为市控制保护古建筑。巷长450米,宽3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现为异形道板路面。
望星桥西堍北侧为叶家弄,叶家弄以宋代词人叶梦得居所得名。叶家弄南起十梓街望星桥西堍,北至吴王桥西堍。卢熊《苏州府志》等作叶家巷,民国《吴县志》并引卢《志》:“叶少蕴旧宅,在凤池乡,前有鱼城桥,政和中,寓布德坊。”叶少蕴,即宋翰林学士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曾居该巷,因名叶家巷。《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叶家弄。弄长457米,宽3~4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马路砖路面。现为异形石板路面。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一说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叶梦得词作,早期作品婉丽,南渡后学东坡词风,后人以为“得六七分”。
叶家弄在吴王桥西堍北接唐家巷南北向段,这里原名东灰堆园与西灰堆园。唐家巷西接官太尉桥东堍,东接巷门里,向北出干将东路。同治《苏州府志》作唐家巷,并注:“其东为季衙前,明千户唐岳所居,因名。”王謇《宋平江城坊考》作官太尉桥巷,但志书未见著录。同治《苏州府志》列唐家巷于天赐庄后。《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唐家巷。巷长355米(原东西段长215米,新建南北段长140米),宽3米,1989年改弹石路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唐家巷原为东西向巷,1994年后,巷北面东灰堆园与西灰堆园地块改造,建唐家巷住宅小区,又形成唐家巷南北段。但东西段仍保持苏州小巷传统风貌。现全为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