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佛教简说10海外影响朝鲜半岛

(2018-01-13 08:34:59)
标签:

文化

唐代文化

唐代佛教

海外影响

朝鲜半岛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唐代佛教简说10

——闲话唐代文化之四十三

我楚狂人

五、唐代佛教对海外的影响2

2.朝鲜半岛

由于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受到中华文化的辐射更深,佛教文化也是这样。

据《三国史记》卷十八等史料载,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公元372)佛教东传朝鲜半岛。按中国纪年,这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二年,这就很早了,还在“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时代之前,还在支遁、道生等高僧摸索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的阶段。当时正值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足而立的时期。

到了7世纪中叶,新罗联合唐朝,灭了高、百两国,统一朝鲜半岛,佛教逐渐脱离中国的传承,树立新罗佛教独特的教义14世纪末,新罗王朝被高丽王朝(9181392年)所取代;佛教在王室护持之下,400多年间,由兴起走向兴盛,通过潜移默化的本土化转变逐步形成具有韩国特色的宗教。

我没有去过韩国,不知道韩国佛教的现状如何。什么时候请教一下老友周秦,他在韩国高校任教一年,应该有所了解。

由于朝鲜半岛三国长期分分合合,还是分为三块来说比较清楚。

高句丽佛教

据《三国史记》所载,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372年),中国前秦国君苻坚遣顺道法师及使者来经书、佛像;小兽林王四年,秦僧阿道亦前来弘扬佛法翌年,王为二僧建肖门寺和伊弗兰寺,这是韩国佛寺建筑的开端,佛教由此正式传入韩国。至枕流王元年(384年),佛教由东晋的梵僧摩罗难陀传入百济;而新罗则直到公元417年以后,佛教才由高句丽僧人传入。佛教传入前,朝鲜半岛人民崇拜鬼神,信奉巫教,因此佛教初传时期亦被视同民间信仰一般,以王室贵族为中心,进而形成护国祈福的国家信仰。其实中土佛教初传也是这样的。

因高句丽国土与中国东北接壤,又时值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此,佛教的发展受中国北朝影响较大。帝王多信佛,更有不少高僧东渡日本弘法,其中惠慈法师被日本圣德太子礼请为师;尔后慧灌则任僧正之职,并为日本三论宗始祖,佛教因此广为传扬。直到荣留王七年(625年),王遣使入唐传入道教后,佛教的发展才受到抑制。当时道教虽兴,高句丽却也开始走上灭国之路(675年)。

百济佛教

百济佛教受中国南朝影响较大,诸王亦笃信佛教,阿莘王、圣王(又称圣明王)、威德王、法王、武王等,都是著名的护法仁王。至6世纪初,高僧辈出,其中以谦益盛弘律宗,推为百济律宗之鼻祖,最为有名。百济佛教对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深远影响,圣王二十四年(546年)致赠佛像、经书等与日本,是为佛教传入日本之开端;此后至日本弘法的百济僧侣剧增,主要以弘传三论和成实二宗为主。

新罗佛教

朝鲜半岛佛教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是新罗王子金乔觉入唐修佛,在九华山证果,世称地藏王菩萨,而他的弟子纷纷反哺新罗,新罗几乎成为佛国。

朝鲜半岛三国中,佛教虽最晚传入新罗,但发展却最为兴盛。及至真兴王年间(540~575在位),佛教的发展已是如日中天。新罗在统一朝鲜半岛前,高僧圆光和慈藏都曾前来中国参学,回国后不仅大弘佛法,且极受朝廷重视,奉旨辅佐国政。新罗统一朝鲜后,佛教受中国唐朝的影响,大乘各宗传入,元晓、义湘大师弘传华严;圆测、太贤大师宣扬法相,因此,华严、法相两宗最为盛行。另外等宗派也日渐弘传,禅宗在新罗后期至高丽初年已发展为九派之多。概言之,新罗佛教因受到王室的大力推崇,寺院遍布,硕德辈出,著作丰富,确为后继的高丽佛教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新罗初期佛教受到民间信仰的抵抗,而通过527年异次顿的牺牲方才获得合法地位。

中后期新罗成为佛教王国,允许出家、兴建佛教寺院、实行僧官制度、派遣遣唐留学僧等,金乔觉就是留学僧之一。

这一阶段,众多新罗国王拥有自己的法号 ,如法兴王法号法空、真兴王法号法云等等。

僧元晓 实现了新罗佛教的大众化和 佛教的统一。僧慧超 :往五天竺国求法,弥陀思想流行 ,以念佛可以极乐往生在新罗盛行。

新罗国佛教禅宗虽是后传入者,但是后来居上,形成了“九山禅门”的繁荣景象。其开宗立派者大多于唐代时来华习禅,归国后大演教化,久之门庭繁茂,蔚成宗派。此九派之成立如下:

()新罗善德王时(我国唐太宗时),法朗来唐,师事四祖道信,遂传其法于海东。惠恭王之时,神行来唐,参谒志空,得证心印,返国后于丹城断俗寺弘传北宗禅;神行之下,经遵范、惠隐,至智侁之时,受景文王之皈依,开创曦阳山派。

()宣德王五年(784),鸡林道义来唐,受传于马祖门下之西堂智藏及百丈怀海,习南顿之旨,在唐三十七年,归国后传法弘化,门下颇盛,立迦智山派。

()与道义同时游学于唐之洪陟,嗣法西堂,归国后栖止南岳,于兴德王三年(828)创建实相寺,大振宗风,门下多达千余人,是为实相山派。

()与道义同时期来唐者另有真鉴慧沼,受马祖门下之沧州神鉴印可,归国后创建双溪寺;神武王元年(839),寂忍惠哲亦来唐习西堂之法,返国后于武州桐里山大安寺弘法度众。慧沼、惠哲所传之法系即称桐里山派。

()文圣王七年(845),无染亦来唐得宝彻之心印,归国后大弘禅法,得宪安王、景文王之皈依,创立圣住山派。

()兴德王六年,通晓梵日亦来唐,从马祖之门人盐官齐安习禅,得其印可,返国后于天台山中开阇崛山派。梵日之门人朗空亦来唐,参学于青原行思系统下之石霜庆诸座下,归国后住于南山实际寺阐扬禅旨;此乃青原之法统最早传至韩国者。

()双峰道允来唐,受传于马祖之门人南泉普愿,得其心法,与梵日同年归国弘化;其后道允之门人澄观折中亦来唐,参谒普愿,归国后住师子山兴宁禅院。道允与折中之法统即称为师子山派。

()景文王之时,了悟顺之来唐,参学于仰山慧寂座下,归国后住于瑞云寺弘布禅法;宪德王十六年(824),圆鉴玄昱来唐,就章敬怀晖受马祖之禅,归国后备受闵哀、神武、文圣、宪安四王之礼遇,其法嗣审希创立凤林寺,开凤林山一派。

()于新罗朝末期,庆猷、迥微相继来唐,得云居道膺之心要,归国后大力弘布,此即曹洞禅初传于海东者。至高丽朝,更有利严、丽严、庆甫、兢让、璨幽等诸师继之宣演玄旨。其中,利严曾来唐依止于道膺座下,得其心传,归国后太祖以师礼事之,后于海洲构建须弥山广照寺,是为须弥山派之始。以上九山总称曹溪宗。由于太祖之崇佛,及其后之定宗、光宗、文宗、宣宗、神宗等之相继护持,禅宗遂得隆盛一时;然至忠烈王以后,国势渐弱,禅风亦随之衰颓不振。

公元935年,新罗为高丽所灭,高丽依旧崇佛。高丽时代教宗与禅宗盛行,并逐步融合,产生了具有高丽特色的佛教。而在高丽王朝之后的李朝,开始崇儒抑佛,直至李朝末年才放宽了对佛教的限制。

唐代佛教简说10海外影响朝鲜半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