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教简说11海外影响越南

标签:
文化唐代文化唐代佛教海外影响越南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唐代佛教简说11
——闲话唐代文化之四十三
我楚狂人
五、唐代佛教对海外的影响3
3.越南
2012年我去越南旅游,在河内见到了形制奇特的独柱寺。这一路也见到了一些佛寺,规模都不大。我惊奇地发现,现在越南的佛教居然是以小乘佛教为主,这与中土盛行大乘佛教大异其趣。
从古代史来看,自秦汉始,越南长期纳入中华版图,称象郡、安南、交趾等名称。宋元之后,成为藩属国,直至明清。但是自从满清入主中原之后,越南的离心力越来越强,加上法国等西方列强的介入,越南遂成为独立国家。从这样的历史渊源来看,越南文化受中华文化的辐射是显而易见的,佛教文化也是如此。
据有关学者研究,中土佛教传入越南的最初时间是公元二世纪,也就是东汉。这实际上也是佛教刚刚进入中土的时候。其后,唐代中国奠定了大乘佛教的主流地位,且传入越南。东南亚其他国家如缅甸、高棉、泰国、老挝等,均系由锡兰(今斯里兰卡)传入之上座部佛教。
将佛教传入越南者,相传为二世纪末之道教徒牟子,惟考其年代,不无可疑。较可信者,为梁《高僧传》卷一所载,康僧会(三世纪)曾因父经商而移居交趾,彼时越南已有人出家,且有三藏教典。至第八世纪顷,越南受印度影响甚钜,《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即载有明远、僧伽跋摩、昙润、慧命等经印度抵交趾之事迹;此外,同书亦载有交趾出身之僧人运期、解脱天、窥冲、慧琰等。西元二世纪至十世纪可谓为越南佛教之传入期,十世纪末至十四世纪末为发展期,其间有丁朝之丁先皇于西元九七一年定文武僧三道品阶。其后黎朝继起,帝黎桓遣使入宋乞请大藏经等。1010年,李朝王统继起后,越南佛教进入黄金时代,是时颇受宋朝影响,或迎三藏教典,或仿宋制,以考试百姓而度为僧,并设立戒场以传授戒法,李朝第三主李圣宗(1054~1072 在位)甚且被形容为印度之阿育王。其后第四主李仁宗、第六主李英宗、第七主李高宗皆为崇信佛法且大力护持佛教之君王。计李朝八主凡二百一十五年,先后兴建兴天御寺、五凤星楼、胜严寺、天王寺、崇度报天寺、永隆圣福寺、真教寺等诸多名刹,然至第八主李惠宗(1211~1224 在位)时国势衰颓至极,帝乃退位出家,号“惠光大师”。代李朝者为陈朝(1225~1400),凡一百七十五年十二主,亦采保护佛教政策,惟至末期则渐有限制佛教之举,如规定僧人未满五十岁者一律参加考试。十五世纪以后,正值明代大兴儒学,越南亦大量传入儒学,宗教方面则道教、喇嘛教日盛,正统佛教遂渐衰颓,代之而起者为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新局面,大抵王室侧重儒学,民间则对佛教保有相当信仰。十九世纪末期,法国占有越南,由于法国殖民政府支持天主教,颁布各种限制佛教发展之法令,越南佛教因之极度衰颓;此一颓势,直至二十世纪越南佛教展开复兴运动之后始渐复苏。
大抵而言,越南佛教之特色,可谓是中国南方禅宗之支系,于义学方面,无何发展。约可归纳为毗尼多流支、无言通、草堂等禅宗三大法统。毗尼多流支为中国禅宗三祖僧璨之弟子,约六世纪末抵越弘法;无言通自谓得法于百丈怀海,约与沩山同时(九世纪前半);草堂禅师为中国人,于李朝第三主圣宗时代,行化至占城之际,被视作囚兵俘至越南。至十七世纪时,越南禅宗一时绝迹,顿由净土宗取代,新成立竹林莲宗,以阿弥陀佛为信仰中心,乃至成为以后北越佛教之主流。越南古来盛行之佛典,除汉文经典外,有仿汉字而制之“字喃文字”(陈朝时代),字喃文字之佛典有《金刚经国音》、《法华国语经》、《阿弥陀经演义》等。今罗马拼音十分普及,字喃几不再使用。
自二十世纪中叶至统一为止,越南人民约百分之八十为佛教徒。
一九七五年越共西贡解放,整个越南佛教亦随之瓦解,越南僧侣逃亡世界各地,与数十万难民同其命运。
我见到的越南寺院,应该是近年越共宗教政策放宽之后的产物,至于如何会是小乘佛教的问题,我就搞不清了。
东南亚多有佛国,如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但是很明显与中土佛教相距甚大,不是一个派系,就不需要强加求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