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2018-01-07 08:53:46)
标签:

文化

唐代文化

唐代佛教

地藏王

义净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唐代佛教简说4

——闲话唐代文化之四十三

我楚狂人

三、唐代高僧小传2

唐代多高僧,而且多开宗立派影响古今的第一流高僧,这里择其要者作小传,难免挂一漏万,识者或讥之。

玄奘

说僧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名僧绝不过分,所以民间直接把他称之为“唐僧”,似乎唐朝僧人只有他。

玄奘(公元602664),梵文音譯名:摩诃耶那提婆,洛州缑氏縣(今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袆,乳名江流,法名玄奘,世稱唐三藏,意謂其精于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聖典,法相宗創始人。

玄奘13歲出家,遍讀佛典。因覺得當時翻译佛典多有出入,叫人莫衷一是,于是发宏愿去印度取經。貞觀元年時,他独自從長安出發,“偷渡出境”,西行五萬裏,曆時19年,到印度取真經。曆經艱辛到達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玄奘拜住持百余岁高龄的戒賢大师爲師,後升至該寺副主講,多次在无遮法会上称雄,在古印度极有声望。在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其後,玄奘在唐太宗支持下在長安大慈恩寺設譯經場,與弟子等人專心翻譯所帶回的佛典。

玄奘最主要的贡献在译经,他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解决了中国佛教界因翻译问题带来的许多困惑。从此,大乘佛教成为中土佛教的主体。他著作《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曆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産、習俗等,成为今天研究故西域文化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著作。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爲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善导

善导大师(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净土宗实际创始人。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道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为此净土法门速超生死。唐贞观中到并州去拜谒道绰大师,接受念佛往生的法门。进入长安广度民众,写了十万余卷《阿弥陀经》,画净土变相三百壁。最初住过终南山常常来光明寺说法。晚年住过长安实际寺,又管理着洛阳龙门奉先寺洞的营造。大师为人护持戒法,未曾举目而视女人,心不念名利。平生以乞食为生,粗衣淡饭持戒精严,而对人慈爱宽恕信念强坚。

大师认为净土宗是顿教,往生凭藉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信心是正因,持名是正行,但大师推崇十八愿他力的同时,并没有排斥净土宗的其他修法和其他宗派的修法,同时也强调了内因的修炼是自力和内因外缘具足的重要性。善导大师,是净宗祖师、净宗集大成者。

净土宗开创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方便法门。如果说禅宗争取了中土的知识分子,那么净土宗则争取了下层信众。有此两宗,佛教的传播就顺畅了。

金乔觉(地藏王)

金乔觉,古新罗国(今韩国)王子。佛教传说为释迦灭后一千二百年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心慈而貌恶。少落发为沙门。唐开元七年(719)航海来到九华山,向邑绅闵让和乞得东崖之地居之,闵让和父子崇其神异,相继出家侍奉。至德初年,山人诸葛节等敬其苦行,为之建寺。建中初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额化城寺。贞元十年(794)七月三十日夜,九十九岁时召众告别,跏趺示寂,越三年建塔。今九华山肉身殿相传为其成道处。此后四方顶礼不绝,地藏菩萨道场日渐兴盛,九华山遂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地藏王发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后世地藏王菩萨的信徒甚众。

义净

僧義淨(公元635713年)俗姓張,字文明,祖籍範陽(今河北涿縣),一說齊州(山東省濟南市)山荏人,唐代高僧,爲我國著名之經佛經翻譯家、旅行家。

  幼年出家,天性穎慧,遍訪名德,博覽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顯、玄奘之西遊,二十歲受具足戒。于咸亨二年(671)經由廣州,取道海路,經室利弗逝(蘇門答蠟巴鄰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禮鹫峰、雞足山、鹿野苑、祇員精舍等佛教聖迹後,往那爛陀寺勤學十年,後又至蘇門答蠟遊學七年。曆遊三十余國,返國時,攜梵本經論約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陽,武后親至上東門外迎接,敕住佛授記寺。其後参與華嚴經之新譯,與戒律、唯識、密教等書籍之漢譯工作。自聖曆二年(699)迄景雲二年(711),曆時十二年,譯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傳有部毗奈耶等之諸律大多出自其手,與鸠摩邏什、真谛、玄奘等共稱四大譯經家。師于譯述之余,亦常以律範教授後學,盛傳京洛。著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並首傳印度拼音之法。著作中備載印度南海諸國僧人之生活、風俗、習慣等,系了解當時印度之重要資料。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壽七十九。建塔于洛陽龍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唐代佛教简说4高僧地藏王义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