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王夫之4史识卓越

标签:
文化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史识卓越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王夫之4
——明史札记之四十九
我楚狂人
四、善思辨史识卓越
明末清初的学者基本上都治史学,其目的就在寻找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有着痛定思痛的意味。所不同者,顾炎武治史多着眼于得失兴废的探讨,黄宗羲及其浙东史派的治史多着眼于原始史料的保存和分析,而王夫之的治史则更重视历史现象的分析评议。王夫之的史识高人一等。
王夫之论史善于分析众多史实,并加以归纳,从而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如他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为“唐之亡,亡于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能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央效力。这个见解为前人未见,也正是明王朝末期的要害弊病之一。论古及今,见解就越见深刻。
王夫之善于通过相似历史想象的比较得出新见,如前人对秦与隋的灭亡进行了很多相似性比较,而王夫之则通过比较,指明秦、隋亡国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样的见解就更全面,更有深度了。
王夫之论史,不从众,但是也不刻意标新立异,从不随意评说,王夫之论史更多的把历史事件放回到时间发生的历史背景中考量。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这是很科学的态度,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总之,王夫之是一个优秀的史论家,他的历史观点很受后代学人的重视。
前一篇: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王夫之3哲学巅峰
后一篇: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王夫之5诗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