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山桥——姑苏遗桥之四

标签:
文化姑苏遗桥尹山桥兴废 |
分类: 苏州夜话 |
尹山桥
——姑苏遗桥之四
我楚狂人
尹山桥,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因地处尹山湖附近而得名。我们年轻时去宝带桥,顺着大运河南望,就能见到尹山桥雄伟的身姿。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走上此桥。直至1975年秋,我在江苏师院中文系读书,去学校的尹山湖农场参加大学期间的最后一次农忙劳动,汽车把我们送到尹山桥西堍,然后我们背着行李走过桥。劳动结束又跨过尹山桥上车回校。印象中,此桥也就走了这一个来回。此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是郭巷镇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门户。历史上大运河以东是没有大路的,只靠舟船交通。那时间,郭巷人要过高高的尹山桥才能上苏杭之间的省道。
网友施晓平以为,尹山桥是江苏可考的最高的石拱桥。尹山桥长72米,宽4.7米,高14米,比著名的吴门桥还高4米左右,比向来以高出名的吴江三里桥还高2米。
尹山桥始建时间无考。史料记载,元末张士诚和朱元璋的军队在尹山桥有交战的记载,可见该桥最晚元朝时已有。明朝永乐年间,规模巨大的尹山桥坍废。有司担心重建费用昂贵,只在河面上架木头供人们过往,十分危险。到40多年后的天顺六年(1462年),这座桥才经官员倡导、带头捐款而重建。松江文人钱溥在《重建尹山桥记》里说,重建的尹山桥“长凡二十二丈三尺,高四丈二尺,而广视其高三分之一,以石计四千五百五十,以工计四千九百有奇,坚致宏壮,视昔有加”。到清朝道光年间,尹山桥遭遇洪水冲刷和浸泡,出现了隐患,于是进行了重修。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尹山桥遭战火破坏,同治九年(1870年)里人再度重修。
尹山桥桥南北两侧均有桥联,为苏城某翰林所书。其南联为:远道望松陵,一桁山光分旭彩;回波通笠泽,连樯云影压春潮。写的是此桥下运河南下沟通吴江交通之利。北联为:明镜翦双流,十里津梁萦宝带;长虹规半月,万家烟树溯金阊。写的是北上经宝带桥直达郡城苏州。两联同格,文采风流。
1981年秋,尹山桥因年久失修,妨碍航道安全而被拆除,桥石编号后放置在宝带桥北堍,准备在那里重建,但因看管跟不上,结果逐年散失。剩余的部分桥石后来被用在了宝带桥的维修上。还算是得其所。
尹山桥与怀胥桥、横塘亭子桥等名桥都因为“航道安全”的理由随意拆除。在水运交通退为极次要的地位的今天,我不知道当年的决策者是不是有负罪感?文物是不能再生的,再生的就是假文物。我们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此外,郭巷境内还有夹浦桥,是花岗石单孔拱桥,1949年4月国民党军队撤退时被炸毁;瓜泾桥,是苏州罕见的花岗石五孔拱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废;尹山双桥广连桥、环秀桥,均为武康石单孔拱桥,应该是珍贵的宋桥,前者20世纪50年代坍塌后改平桥,后者20世纪60年代初废。这些古桥都见不到了。
本文资料多采用施晓平的资料,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