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与苏州2——小说苏州之二

标签:
文化小说苏州唐传奇刘景复沈亚之 |
分类: 苏州夜话 |
唐传奇与苏州2
——小说苏州之二
我楚狂人
另外还有一篇就是保存在《全唐诗》的刘景复的传奇,记载的故事是进士刘景复在泰伯庙送客醉酒,梦见紫衣王者相邀,为作《胜儿胡琴歌》,梦醒而回。基本上也是唐人传奇的老套路:醉酒——遇仙——作诗——惊醒。这篇传奇无足称者,但是留下了唐代泰伯庙春祭的习俗,也是最早记载泰伯庙送别的文献,这就弥足珍贵了。
刘景复其人应该也是安史之乱之后的人物,事迹无考,仅知道是一个进士,在《全唐诗》里留下了这一首诗,其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其实,说起唐传奇,苏州还有一位重要作家,那就是韩愈门下士,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乙未科状元沈亚之。沈亚之(生卒年不详),字下贤,湖州乌程县(今浙江湖州)人,寄居吴江(今江苏苏州吴江)。
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成状元。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长庆元年(821),补栎阳尉。四年,升任福建团练副使,后累迁至殿中丞御史内供奉。太和三年(公元八二九年)为德州行营使柏耆判官。耆贬,亚之亦谪南康尉。后终郢州掾。亚之著有文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集中有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记》、《秦梦记》三文,为唐代传奇文中的“白眉”。所谓“白眉”是用的三国时的典故,有语云:“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里是是说沈亚之的三篇传奇是唐代传奇中最好的一批作品之一。李贺曾为作《送沈亚之歌》,或曰《追和柳恽》亦为亚之作。杜牧有诗《沈下贤》。有《沈下贤集》10卷。我把李贺的《送沈亚之歌》摘录于下:
送沈亚之歌·并序
【作者】李贺 【朝代】唐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从这首诗看,天才李贺对沈亚之是很赞赏的。
沈亚之的传奇《湘中怨解》、《异梦录》、《秦梦记》三篇,都是人神相恋之作。《湘中怨解》写郑生于洛阳道逢孤女,结为夫妇。数年以后,女自称是湘中蛟龙的水下宫殿之娣,出来的期限已满,于是泣别而去。后来的十余年里,郑生登岳阳楼愁吟,见洞庭湖中画舻浮漾,有众女仙坐采楼,弹弦鼓吹,其中有一人起舞,含颦凄怨,形类旧人。不一会儿,风涛崩怒,不知所往。《异梦录》记邢凤梦见一美人,手持所作诗卷。邢凤钞得其首篇《春阳曲》。美人复为凤作弓弯之舞。篇后又记王炎梦游吴宫,值西施下葬。王炎应诏作挽歌,得吴王嘉许。《秦梦记》则为沈亚之自述梦入秦国,为秦穆公率兵伐晋,有功;穆公幼女弄玉之夫萧史先死,公遂以弄玉妻之,官左庶长,礼遇甚厚。后弄玉死,亚之遂辞去。以上三篇,均写人神相遇与恋爱婚姻之事,题材相近。鲁迅以为:“以华艳之笔,叙恍惚之情。”(《中国小说史略》)。篇中多穿插诗歌,富于抒情气氛。“李贺许其工为情语,有窈窕之思”(北宋无名氏《沈下贤文集序》),当兼指其诗歌、传奇而言。《秦梦记》构思奇诡,曲折地反映了对神仙长生不死传说的怀疑,这与李贺诗句“几回天上葬神仙”(《官街鼓》)、“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异曲同工。从作品来看,沈亚之是一个才气横溢,激情奔放,而又富有浪漫气息的作家。
可以这样说,在唐传奇时代,苏州人写小说,小说写苏州,都已经渐入佳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