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文——说师腐之五

标签:
教育师腐论文种种现象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说论文
——说师腐之五
我楚狂人
关于“师腐”的热点话题,除了普通老百姓最切齿痛恨的无底线有偿家教之外,就是高校屡屡曝出来的论文官司。冒名者有之,抄袭者有之,虚挂名字者有之,一稿两投者有之,总之丑态百出,不一而足。论文直接与职称挂钩,职称又与名利挂钩。论文者,当今之名缰利索也。于是斯文扫地。
很奇怪,为什么教书的一定要有论文发表?我的老师王迈先生腹笥甚广,就是不肯动笔,结果评教授缺了论文和专著,于是领导逼着,朋友催着,搞了一本《清嘉录》校点,算是过了关。事后王老师感慨万千,对我说,黄季刚一辈子不出书,还是名教授。黄季刚课堂上的讲授哪点比专著差了?范文澜听课记笔记仔细,黄季刚一高兴就把这送给了学生范文澜,这就是范文澜的成名作《文心雕龙研究》,其实就是听黄季刚的课的听课笔记。如果在今天,这个官司还得了?前个时期表彰了一位英年早逝的大学优秀教师,忘记名字了。但是这位教师因为醉心课堂,疏于论文,竟然最终也只是副教授。
前些日子闲来无事,翻看陈寅恪先生的“金明馆”,发现全都是片言只语,绝少长篇大论。我真担心,这样国宝级的大师在今天能不能评上教授?
论文,本应该确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才写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王安石的一百多字的短文《读孟尝君传》就是千古名论。但是我们今天的论文,一讲究格式,二要求篇幅,三要求发表于核心刊物。于是东抄西摘者有之,无病呻咛者有之,故弄玄虚者有之,危言耸听者有之,废话连篇者有之,文风大坏。至于拉关系出钱买版面已经是明码标价的事情了。这种情形之下,论文的种种腐败现象,怎么避免?
更有甚者,中小学直至幼儿园的教师也要写论文,这是晋升职称的硬指标。各行各业晋升职称要论文,硕士、博士毕业要论文,难煞腹中空空者。于是就有职业枪手明码标价,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保质量包发表,俨然形成产业链。
论文,应该是研究成果的自然结晶。论文一旦成为某种指标,种种腐败必然产生。
求求教育部门的当局者,不要再逼着教师搞论文腐败了。
竟然找不到一张王迈老师的照片,用这张照片寄托弟子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