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攀比——说师腐之二
(2017-08-28 07:25:58)
标签:
教育师腐攀比均衡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说攀比
——说师腐之二
我楚狂人
多年前我就说过,中国基础教育的病根在于攀比心理,什么分数统计排名次,什么加班加点,什么择校,什么学区房,什么有偿教教,其生存的土壤都是全社会的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又分两面说,一是教育机构的攀比,一为家长的攀比。先说教育机构的攀比。我们的各级教育厅局,各级教研室都在搞质量管理,或者美其名曰“有效教育”。标准是什么?分数。分数何来?无休无止的统考,以及统考以后统计到小数点后面两位的平均分和排名。说白了,就是攀比和挑动攀比。根子是把教育当做政绩搞,思想方法上就是最简单易行的懒政惰政。这种统计,不管生源差异,不管经费投入差异,只看分数。多简单。我曾经说过,看数据管人,看似最科学,其实最不科学。于是所有弊病由此产生。
学校要生存,就要抢生源,名校人满为患,普通校门可罗雀,于是挖空心思想升级。江苏高中的“星级制度”就是加剧攀比的政策,升四星则生,升不上四星则死,至少半死。劳民伤财搞硬件,加班加点争分数,一派鸡飞狗跳。
再说家长的攀比心理,炸锅卖铁打破脑袋要进名校,于是小学初中的学区房火起来,高中的择校风火起来,各类才艺培训的少儿版火起来,有偿家教火起来。家长们一面在骂娘,一面又为自己抢得学区房,或者成功择校,或者找到“好”家教而沾沾自喜。真是叫人看着瞠目结舌。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胡扯蛋!请问中国200多万士兵,有几个将军?人们天生是千差万别的,适合从事不同的行业。攀比也没有用。什么是最好的学校?适合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让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攀比的教育肯定不是好的教育。
多少年了,我们老是丢不掉前苏联输入的重点学校制度,总是人为地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基础教育均衡化,我们叫了好多年,连一点影子也看不到。如果我们的学校硬件都是差不多的,校长教师是流动的,课程设置都是依法相同的,何来择校?何来学区房?如果考试成绩不是学校以及教师的考核指标,升学率与学校脱钩,何来加班加点的动力?
均衡化的教育,师腐再无土壤。
攀比心理,毁了我们的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