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的一届——1987届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有感之一

标签:
教育1987届毕业三十周年抢救的一届更换师资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抢救的一届
——1987届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有感之一
我楚狂人
我的本家学弟老搭档炳根还是那个炳根,依旧嗜酒如命,当年如死猪一般从化纤厂抬回来的景象如在眼前。炳根似乎已经不是那个炳根了,居然戒烟了,当年与我通宵围棋大战满地找烟屁股过瘾的炳根不见了。然而炳根还是那个炳根,依旧口无遮拦,见了面就对我说,再见不到,要到棺材里找了。这家伙!
口无遮拦的炳根把我们都讳言的话讲出来了,1987届,被当年王伦明老校长称之为“抢救的一届”,因为高一高二的统考成绩并不理想,高三不得不痛下决心,大面积更换师资。老校长再有一年就要到点退休了,他不想自己辉煌的尾声低沉下来。他要搏。这就是所谓“抢救的一届”的由来。我们在1987届二十周年聚会的时候谁也没有说起这个,因为这有点伤感情,毕竟对这一届高一高二的任课老师有点不公平。但是今年被炳根这家伙说破了,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真实的往事。
那一次更换师资的比例真不小,几乎除了物理朱宗望老师和体育张炳根老师,其他都换了。本来物理也要换,但是周明德老师不肯接,朱宗望老师也不肯放。这样,数学是蔡国平老师和忻增年老师分任代数几何,蔡老师任班主任,语文是我人两个班,英语是金珠老师任两个班,政治是金福元老师,化学是严绍如老师,生物是邹少亭老师,历史是余为纲老师,地理是黄海官老师。这套班子也是高三老搭档了,驾轻就熟,最后也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继续力压昆中,拔得全县头筹。
由于我们学校1986届学生考得特别好,而且84、85、86连续三届的显赫成绩让陈墓中学声名远播,1987届来校听课的外校老师特别多,我的教室后面几乎三天两头有外校教师听课。1987届的学生数又特别多,两个班总数117人,所以听课老师往往要坐到走廊里,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蔚为奇观。这或许是一种良性的心理暗示吧,有人来学习还能差?我们的学生没有感觉自己是“抢救的一届”,始终斗志昂扬。
记得1986年夏天老王校长找我谈话,他说要我再接一届,还说任务重。我从来不会因为学生的基础好坏而区别对待。我相信我们学生的努力,高三一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我更知道老校长行将退休的心情,我理解他。
其实,我们高一高二的老师都是很努力的,一时的统考成绩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我们往往只相信已经证明了成绩的力量,这真的没有办法。所幸“抢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