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家与儒教5苏州的儒家文化

(2017-04-29 07:33:57)
标签:

文化

姑苏儒教文化遗存

序言

苏州儒家文化

分类: 苏州夜话

儒家与儒教5

——姑苏儒教文化遗存序

我楚狂人

三、苏州的儒家文化

很长一段时间,苏州都被视为一个儒家文化高度繁荣的地方。细想起来也确实如此。我以为,苏州的儒家文化大致上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是历代教育事业领先于全国,二是苏州科甲之盛冠绝全国,三是苏州的廉吏文化源远流长,四是苏州的学术之风浓郁名闻遐迩,五是苏州的礼让文化浸润甚深。

苏州的教育事业领先于全国。在春秋末期,孔子门下唯一的江南弟子言偃学成归来,讲学吴下,开创了江南学风。言子不顾年迈力衰,渡海去奉贤传道,至今传为美谈。至于孔子门下澹台灭明(即子羽)和施之常在苏州的传说虽说无可查考,但是也是事出有因。特别是宋代以来,范仲淹首创苏州府学,安定先生胡瑗主讲紫阳书院创立“苏湖教法”,苏州几乎成了全国教育事业的标杆。自此之后,苏州的教育从不落人后。

苏州的科甲之盛冠绝全国。这是苏州儒家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清初苏州诗人汪琬曾经夸耀于人,把状元称之为“苏州特产”。其实,更多的状元还出在汪琬之后。事实上,有清一代,全国状元的四分之一出自苏州一府,苏州屡有三元及第、祖孙状元、兄弟三鼎甲这样的佳话流传。

苏州的廉吏文化美名远扬。这是苏州儒家教育的又一重要成果。现在苏州文庙有东吴廉吏陆绩留下的廉石,唐代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留下了“苏州刺史皆能诗”的千古美谈,明代的周忱、况鈡,清代的汤斌、陆陇其、张伯行都是享誉全国的第一流廉吏。这是儒家教育在实践中表现。

苏州的学术研究之风遐迩闻名。苏州学人的研究细致入微,往往见微知著,由小见大。

苏州人自泰伯以来的礼让之风浸润甚深。

这些就营造了苏州儒教特有的氛围。先贤已远,只能想象风采。我们不妨从苏州的儒教文化遗存中追念旧事,以寄托缅怀之意。

儒家与儒教5苏州的儒家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