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味同鸡肋——鸡年说鸡之十二

(2017-02-10 08:14:15)
标签:

文化

鸡年说鸡

味同鸡肋

小聪明

分类: 谈天说地

味同鸡肋

——鸡年说鸡之十二

我楚狂人

    成语“味同鸡肋”语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者少有实惠。所以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说法。

当时曹操出兵汉中,企图攻打蜀中的刘备。连日阴雨,进退两难。一天晚上,厨子端来一盆炖鸡,曹操一边吃鸡,一边盘算着。恰好部将夏侯惇前来请示夜间用什么口令,曹操手中正好拿着一块鸡肋,随口就说:“鸡肋。”杨修得知后,立即叫兵卒为他收拾行装,别人问他这么做的缘由,杨修说:“鸡肋嘛,吃起来没有滋味,如果丢掉的话又太可惜,看起来丞相要撤兵了。”事情果然不出杨修所料,第二天,曹操下令退兵到汉中。这件事使曹操对杨修的不满达到了极至,回朝后,曹操便以扰乱军心之罪将杨修杀了。杨修死时年仅四十五岁。

其实,曹操杀杨修,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杨修多次卖弄小聪明,终于激怒了曹操,甚至有人认为奸雄是不能容忍别人了解自己的心思的。其实,杨修之死有深层原因,那就是杨修卷入了曹家选择接班人的敏感问题。在封建王朝,最不能触碰的就是帝王的选择接班人问题。自作聪明的杨修触碰了,那就必死无疑。“鸡肋”只是一个很恰当的借口。

好了,《鸡年说鸡》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再写下去也是鸡肋了

且打住。

味同鸡肋——鸡年说鸡之十二

味同鸡肋——鸡年说鸡之十二

味同鸡肋——鸡年说鸡之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