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犬瓦鸡——鸡年说鸡之十一

标签:
文化鸡年说鸡陶犬瓦鸡实用 |
分类: 谈天说地 |
陶犬瓦鸡
——鸡年说鸡之十一
我楚狂人
成语“陶犬瓦鸡”字面意思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样子而无实用的东西。“陶犬瓦鸡”语出自南朝梁·萧绎《金缕子》:“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清·程允升的蒙童教材《幼学琼林·鸟兽》云:“真是城狐社鼠,空存无用,何殊陶犬瓦鸡。”
很奇怪,古人既然早知道陶犬瓦鸡全无实用,为什么还要制造那么多全无实用的东西来,如大门口的石狮子,墓道上的石翁仲?其实,这些也就罢了,无非浪费一点财力,装点一下门面罢了。最可怕的是如果一些应该很有用的东西却变成了陶犬瓦鸡,那就不妙了。譬如法律。
我们自古以来就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真正做到就太难了。有一个“强项令”的故事,“强项令”今天的说法就是“硬脖子县令”,说的是东汉初年特征召董宣为洛阳县长。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白天行凶杀人,因为躲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去抓他。等到湖阳公主外出时,却用这个杀人的奴仆做陪乘。董宣在夏门亭等候湖阳公主,截住公主的车,拦住公主的马,用刀划地,大声列举公主的过错,呵斥那个奴仆下车,于是杀了他。湖阳公主立即回宫告诉了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想用棍子打他。董宣叩头说:“我请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汉朝,却放纵奴仆杀害良民,将怎样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打,请让我自杀吧。”就用头撞柱子血流满面。
皇帝命令小黄门扶着他,让董宣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服从,小黄门强迫他叩头,他两手据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当百姓时,隐藏逃犯和犯了死罪的人,官吏也不敢上门捉拿。现在做了天子,你的权威却不能加于一个县长吗?”光武帝笑着说:“天子不能同百姓一样。”便命令这个硬脖子县长出去。赐给董宣三十万钱,董宣全给了手下的官吏们。
那个“强项令”董宣之所以千古留名只因为他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杀了一个应该杀的豪奴。豪奴而已!至于那个骄纵的湖阳公主,董宣也只能骂一顿,出出气。而付出的代价就是差一点送了小命。幸亏遇到了懂事理的皇帝刘秀,否则小命肯定不保。在这里,法律只是陶犬瓦鸡。
那是封建社会,讲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那么今天呢?我们一再强调司法公正,这是为什么?就因为还有很多不公正存在。
我愿天下少一点陶犬瓦鸡,多一点实在可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