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道教9陈抟与阴阳鱼

标签:
文化姑苏宫观道与道教主要派别陈抟与阴阳鱼 |
分类: 苏州夜话 |
道与道教9
——姑苏宫观序
我楚狂人
五、道教的主要派别3
3.陈抟与阴阳鱼
我一向认为,道教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张道陵,不是陶弘景、寇谦之,而是陈抟。因为有了陈抟,道教才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道教才像一个真正的宗教。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跨越整个五代时期的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唐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吴越宝正七年、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决意从道。著有《龟鉴》、《心相学》等相术专著。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我之所以认为陈抟的历史地位高,有这样几条理由,一是,陈抟精研《易经》,用充满辩证法的易理武装了缺乏理论的道教,提高了道教的品位。二是,陈抟创阴阳太极图,赋予抽象难懂的太极以形象。演化八卦为八八六十四卦,使易理为更多人理解。这一些不仅影响了后世道教,更是影响了后世整个中国。三是,陈抟充满政治智慧,他为宋王朝这个“得国不正”的权力集团创造了“赤脚大仙下凡”的神话,为赵宋王朝制造舆论,这为结束五代战乱局面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道教争取了地位,难怪赵宋王朝会继李唐王朝之后尊道教为国教,甚至设立重要宫观的“提举”这样的官职来管理道教,这在中国历代绝无仅有。而赵宋历代君主也往往以“道君”自居,更是空前绝后。四是,陈抟意识到道教自身存在的缺陷,主动吸收释儒二教营养,倡导三教合一之说。他的学术后人邵雍、周敦颐遵循了这条思路,以儒学大家的面目倡导三教合一,为道教争取了思想学术地位。
从陈抟之后,道教脱离了单纯的炼丹符咒,登上了大雅之堂。陈抟的影响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