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道教8龙虎山与天师道

标签:
文化姑苏宫观道与道教主要派别天师道 |
分类: 苏州夜话 |
道与道教8
——姑苏宫观序
我楚狂人
五、道教的主要派别2
2.龙虎山与天师道
江西龙虎山是天师道祖庭,龙虎山天师府被称为“东南第一家”,是仅次于“天下第一家”的曲阜孔府的传承最久的家族。曲阜孔府,1377年始建,1503年重修拓广,1838年扩修,并于1994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孔子第77代嫡长孙,袭封31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而嗣汉天师府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山下方圆数百里,为道教第十五洞天三十二福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世祖忽必烈册封东汉张陵第三十六代传人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道脉悠长。传承至今六十四代。
天师道,因奉天师张道陵为创派祖师而得名,又称正一教派。天师道实际创派祖师为张鲁以及他创建的五斗米教,这些前面都已经说过,不赘言。第四代天师张盛定居龙虎山,但是张盛与张鲁的亲缘关系一直被学者质疑。不过现在的龙虎山天师府实实在在是从张盛传下来的。
史籍有关记载如下:张盛 (?—?)字符宗,系师(按:指张鲁)第三子。汉末弃官自汉中还居龙虎山。《元史;释老志》云:“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初居南郑,父命嗣教,克志精修。魏世祖封“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加都亭侯”,不受。携印、剑、经箓自汉中还鄱阳入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遂以其地为居,每年以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登坛传箓,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后以印剑付子昭成。既化去。逾年,复于广西贺州为广王说法,尝谓人曰:“西蜀鹤鸣,东吴龙虎,功行既成,再游南土。”其兄弟六人,皆有封赐。元至正元年(1341年),盛获赠“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在元代之后,长期以来天师道都被朝廷作为道教正统敕封,从而成为主流。也正因为如此,树敌甚多。我们今天见到的很多宏丽的宫观还是以正一教派为主。有人区分正一道与全真道的本质区别。认为:
第一,正一教受中国传统巫术影响很深,宗教仪式中存在大量符箓,念咒,降神驱鬼等内容。而全真教则以内丹为主,基本排除了巫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