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道教7三茅真君与茅山上清派

标签:
文化道与道教姑苏宫观主要派别茅山上清派 |
分类: 苏州夜话 |
道与道教7
——姑苏宫观序
我楚狂人
五、道教的主要派别
凡大宗教,内部的派别必多,道教也不例外。择其要者言之。
1.三茅真君与茅山上清派
传承脉络比较清楚的首推茅山上清派。上清派说,自己的传承来自“三茅真君”。所谓“三茅真君”是指西汉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陕西咸阳修道士茅氏三兄弟在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入江南句曲山(按:在今天的镇江句容境内)采药炼丹,济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为“茅山”,并立庙祭祀。茅氏三兄弟被称为茅山道教祖师。此时早于五斗米道的创立近300年。
其实茅氏三兄弟的遗迹还有苏州的道教名山穹窿山,穹窿山的茅蓬峰据说也是茅氏三兄弟采药之所。
茅山派正式创派则是南朝的南华夫人、杨羲,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赘言。而茅山道的兴盛则是陶弘景,还有比陶弘景稍前的葛洪。
葛洪,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葛洪被后世修道者尊为丹修派的祖师,称“葛天师”。其实葛洪与茅山道并没有什么师承关系。但是葛洪的炼丹术与茅山派重视炼丹相一致,后世茅山派也常常把葛洪看作是自己门派的先师。
茅山派由于陶弘景的忍辱负重,在极度崇佛的齐梁时代存活了下来。现在的镇江茅山还是茅山派的基地。
很奇怪,为什么在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中常常把茅山道当做反派角色?如《白蛇传》,总把茅山道刻画成画符捉鬼糊弄愚民的角色。这里面有没有其他道派在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