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道教4南华夫人及杨羲

标签:
文化姑苏宫观道与道教早期道士南华夫人和杨羲 |
分类: 苏州夜话 |
道与道教4
——姑苏宫观序
我楚狂人
四、早期著名道士1
1.南华夫人及杨羲
说起来,以镇江茅山为祖庭的道教上清派有道统的传承比天师道更早形成。道教典籍云,364年,上清祖师杨羲得南岳夫人魏华存授予《上清大洞真经》等天书玉册,传承上清派。
南华夫人,魏华存,字贤安,任城人,晋司徒剧阳文康公魏舒之女。生于魏齐王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幼而好道,静默恭谨。喜读《庄》、《老》,志慕神仙,欲求冲举。常服胡麻散、获芬丸,吐纳气液,摄生夷静。年二十四,强适太保椽南阳刘文,字幼彦。生二子,长曰璞,次曰瑕。幼彦为修武令。魏夫人心期幽灵,精诚弥笃。二子粗立,乃离隔宇室,斋于别寝。传说“清虚真人”王褒为之师,授《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灵书八道》、《紫度炎光》、《石精金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经,凡三十卷;“景林真人”又授《黄庭内景经》,令昼夜存念。其后刘幼彦物故,值天下荒乱,知中原将乱,携二子渡江。后长子璞为皮亮司马,又温太真司马,后至安成太守,次子瑕为陶太尉侃从事中郎将。魏夫人冥心斋静,凡住世八十三年,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去世。
又,魏华存在世尝为天师道女官祭酒,习天师道《明威章奏》、《存祝吏兵符篆之诀》,并曾领职理民。夫人曾隶书《小有一王君》并传,又述《黄庭内景经注》。子璞后至侍中,夫人令璞传法于司徒琅琊王舍人杨羲、护军长史许穆及穆子许翎。陶弘景《真诰》中所称“南真”,即魏华存。《真诰·叙录》谓,魏夫人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降授”杨羲《上清经》,刘璞授杨羲《灵宝五符》。
又,魏晋间有无魏华存,传说不一,但葛洪及陶弘景皆谓实有。葛洪《神仙传》中说:“中侯上仙范邀,字度世,旧名冰,撰《魏夫人传》”。《真诰》卷七第十注云:“范中侯名邀,即是撰《南真传》者”。《真诰·叙录》多处谓南真魏夫人“降授”杨羲以《上清真经》。《真诰》卷二十注云:“又魏夫人小息还为会稽时,携夫人中箱法衣,并有经书自随供养。后仍留山阴,于今尚在,未获寻求之。”说明魏夫人幼子刘瑕曾留有魏华存法衣、经书于山阴,则魏华存确有其人。又《茅山志》卷十有《嗣上清第一代太师》,以魏华存为道教上清派之创始者。又,历代史志中,《隋志·史部·杂传类》、《宋志·神仙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云岌七签》卷一O六皆著录魏华存撰《清虚真人王君内传》,《隋志·史部·杂传类》、《旧唐志·史录·杂传类》、《新唐志·子录·神仙类》、《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太平广记》卷五十八皆著录或收录有《魏夫人传》。据上述资料,则确有魏华存其人,其传说事迹虽有夸饰,而其人则并非虚构。魏华存曾谓“清虚真人”、“景林真人”降授多种经书。实际上这些经书乃魏晋间道士依据《河上公老子章句》、《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与方术所撰作。造作者秘珍其书,传布不广,其后得之者不明撰者为谁,为自尊其教,故一般皆托言神授。魏华存所受或所著经书中,后世传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黄庭经》。
杨羲,(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及长,性渊懿沈厚。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许谧荐之相王(即梁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茅山上清派一般把南华夫人和杨羲看作是创派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