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他乡是故乡——姑苏伽蓝记昆山市小序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昆山市小序 |
分类: 苏州夜话 |
忽忆他乡是故乡
——姑苏伽蓝记昆山市小序
我楚狂人
我把昆山称之为第二故乡并不过分。我1968年底到昆山周市插队务农,这一去就是五年。1973年9月初离开周市到江苏师院读书,1976年2月又到昆南的陈墓镇教书,这一教就是十四年多。1990年春3月才回到家乡接着教书。这一算,我在昆山前后就是二十多年,去时是绿发葱茏之少年,归来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我最好的年华全留在了昆山。
我在陈墓十四年多。我离开后不久不久,陈墓变成了锦溪,昆山县也变成了昆山市。我到陈墓中学报到时,学校还像是一座破庙。进门有一座看得见天光的破殿,放了张旧乒乓桌,下雨时要漏水。教师办公室、总务处、食堂都是利用庙宇的旧建筑,我的宿舍就在被陈墓人称为“灵官殿”的文昌阁的北侧,二层小楼。推开东窗,就是一个港湾,五宝湖的一角。我们的学校就是利用古莲池寺的殿宇办学的。
这是我1968年到昆山后,第一次见到庙宇,虽说是已经改造成学校的破庙,毕竟庙宇的大致模样还在。文革中,昆山的革命还是很彻底的,没有一座庙宇幸存。
后来我到千灯中学对口交流活动,说白了也就是听几节课,下几局围棋,打几局乒乓。有机会见到了秦峰塔,但是塔下的寺院是没有了。再后来,到周庄中学活动,拜访周庄中学校长金城先生,路上听同事福元兄讲周庄掌故,说起了全福寺。当然全福寺那时也是没有了。
回苏州教书后,知道陈墓古莲池寺、千灯秦峰塔延福寺寺、周庄全福寺先后都重建了,成为旅游景点。我拿着我的第一代身份证莞尔一笑,我成了庙里人——地址陈墓镇磐亭街15号,正是古莲池寺。
忽然问自己,知道昆山有多少庙?
还好,查一下资料没有叫我失望,昆山还是有有心人整理了一下现有的寺院,大致如下:
玉山镇东门外的观音净院(即一宿庵)、玉山拱辰门外百花静苑(百花庵)、马鞍山南慧聚寺、马鞍山东路的华藏寺(原慧聚寺下院)、玉山镇集街的东禅寺(荐严资福禅寺)、千灯秦峰塔下延福寺、巴城崇宁寺、斜塘万安寺、锦溪莲池禅寺、周庄全福讲寺,等等。下面逐一叙述。
心底里把昆山当做故乡一样看得重。我曾有诗云:
醉别
乘醉胥江别,狂歌去吴阊。
故园三日客,他乡是故乡。
离开昆山回乡定居,不觉又是二十多年了,垂垂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