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泽寺——姑苏伽蓝记吴江区之十二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吴江区秋泽寺 |
分类: 苏州夜话 |
秋泽寺
——姑苏伽蓝记吴江区之十二
我楚狂人
吴江秋泽是一个深藏在水网深处的古村落。旧时吴江有四泽:盛泽、震泽、秋泽、蠡泽,今天的秋泽、蠡泽与名镇盛泽、震泽自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也各有自己辉煌的昨天。吴江南部有北麻漾,这是湖泊众多的吴江水面最大的湖泊。秋泽孤悬在北麻漾之滨,为“四泽”中地势最偏僻者,旧日属于吴江十九都,后属梅堰,离镇九里。正因为偏僻,所以古村落的风貌还有保存。但是有些古建不复存在,如有名的浮玉轩就消失了。明代诗人王叔承的耕读别墅这座名宅也无可查考。位于梅堰镇西南向的秋泽从地形看,是一个突出在北麻漾中的小小半岛,市河黑家港贯穿全村,两头皆入北麻漾,而黑家港上的桥梁就成了秋泽村与外界的陆上通道。
旧日秋泽也曾经是一个乡级建制,但是长期都是一个村。现在秋泽是吴江平望镇(街道?)梅堰社区所属。秋泽旧日靠丝业而富裕,其生产的丝通过航班运抵震泽、盛泽、南浔汇合,销往全国。很像是震泽、盛泽、南浔下属的一个加工点。小小村落,一度繁荣,梅堰镇志记载,秋泽“40年代有茶馆店13家,50年代有小饭馆、理发、小百货、烟杂南货商店10余家。”而航班就是旧日秋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秋泽历史悠久,据明崇祯《吴江县志》载∶“秋泽村,又名秋溪,《西村日记》云∶王莽始建国二年(10)会稽太守(治所今绍兴)秋君避居于此,故名。前后有湖,居民耕织兼渔,有席草、柑桔之利。”
历史上,秋泽有众多庵观寺院,有记载的如普向教寺,在秋泽村,宋绍兴(1131—1162)年间僧敬道开山建。此寺清朝即废。草庵,在秋泽村东,又名疏溪草堂。清顺治(1644—1661)年间僧剩庵建,释道宗、徐崧有以此庵为题材的诗作留下,民初渐废。三元道院,
秋泽东岳庙建造于宋朝,距今千年。2006年重新修建,改名秋泽寺。这与坛丘的情况一样,都是改道教的东狱庙成为佛寺。但是,秋泽寺的主页上是另一番说辞,摘录如下:
这是含混其词了。可以看到,始建于宋代祥符年间的是东岳庙,元明清三代修缮的也是东岳庙,而秋泽寺本身是没有历史的。道观改佛寺,是不是时下流行?我为道教一叹。
我作此篇多得益于“枫桥清水的博客”,谢谢!照片也一并引用了。
附录:
浮玉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