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寺记(修改稿)2——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一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古城区北塔寺张士诚纪功碑 |
分类: 苏州夜话 |
北寺记(修改稿)2
——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一
我楚狂人
北寺塔周边尚存部分明清时期重建的报恩寺殿堂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塔东的不染尘观音殿,俗呼楠木观音殿,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现存殿宇为明万历时重建,是苏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殿为重檐歇山造,面阔五楹,进深五间,内四架,前置檐廊,檐高7米,四周檐柱为抹角石柱,内柱用楠木。殿内柱子上的楹联是清代名臣林则徐所撰,由今人吴进贤重书。
据介绍观音殿南面的长廊上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巨型漆雕“盛世滋生图”也就是“姑苏繁华图”,长32 米,高2米。现在移到塔院的长廊上展出。观音殿南的长廊后面是一个小图书馆的样式,里面有许多介绍净土宗一代宗师印光大和尚的著作。
观音殿西北侧,近邻佛塔有一小享亭,北向,其中有形制特别的“张士诚纪功碑”。这是元末的原物,弥足珍贵。纪功碑是一块图碑,深浮雕,刻的内容是张士诚接见元朝使臣的场面。画面上张士诚居中坐,元使臣下面作陪。从画面看,张士诚并没有放下自己南面而王的架子。
不管官修的史书如何美化朱元璋,如何丑化张士诚,苏州的老百姓还是感念张士诚的,毕竟张士诚在苏州多有德政。不管怎么说,张士诚治下的苏州在战乱的元末,曾经还是相对安宁的一方水土。老百姓对此还是心有戚戚的。朱元璋在消灭张士诚势力后曾经刻意消除张士诚在苏州百姓中的影响,居然留下了这块碑,叫人颇感意外。张士诚最终还是被朱元璋杀死了,朱元璋不是如赵匡赢一般有雅量的人。
北寺塔以北有古铜佛殿、藏经阁。古铜佛殿曾供铜铸三世佛,单檐硬山造,兜山墙,梁架、脊饰颇具徽派建筑风格。藏经阁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原额梵香堂。这里现在基本上是宗教活动区,看得出北寺的香火鼎盛。
北寺塔东北有小园,小园中部是黄石假山,山石峭拔,假山下碧波荡漾,小溪萦回,亭榭廊桥错落其间。因小园多植梅花,取名梅圃。我这次去,梅圃梅花盛开,如雪明艳。更欣喜地发现,这里的梅花必与苍松翠竹为伴,这样就形成了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不知道是哪一位有心人的佳构?忽然想到曾经在这里从事了多年园艺工作的谢老兄了,莫非这位有心人还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