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琼瑶、三毛及其他3——昨日时髦之读书篇之十二

标签:
文化昨日时髦读书三毛动漫 |
分类: 往事如烟 |
金庸、琼瑶、三毛及其他3
——昨日时髦之读书篇之十二
我楚狂人
三、率性的三毛
在金庸、琼瑶大热的时候,有一个率性的女人,顽强地占领着一块读者阵地,这就是台湾女作家三毛。
三毛,原名陈懋平,改名陈平。最先进入大陆阅读市场的是她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撒哈拉的故事》。很快的,她的作品以其率真的性情,直面生活的勇气吸引了被模式化宣传禁锢多年的大陆的年轻人。三毛大红,她那被神化的爱人荷西也大红。一些自以为文青气质的男女青年,一时都以读三毛为时尚,似乎不读三毛就不上档次。甚至有人以为,三毛才是当时纯文学的标志。
三毛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出了不少书,但是似乎还是第一部《撒哈拉的故事》最为人所知。比三毛的作品更为三毛迷津津乐道的是三毛的独立特行。她拜访漫画家张乐平,以为漫画家“三毛之父”就是自己的根。她追求西部歌王王洛宾,不怕把老头子吓死。最后她又谜一般地自杀身亡,给后人留下了疑团猜想。这个只活了48岁的女人,把她的读者折腾得要死要活。说到底,三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理想化的荷西是她创造的,她还想创造理想化的王洛宾。她没有成功,于是她走了,永远离开了。
我不太喜欢三毛的自我,所以三毛的书我看不大进去。也许我从来不是文青吧,所以率性的三毛很难引起我的共鸣。
四、更“快餐”的动漫
时髦的阅读更新换代很快,不久就在中学生中间出现了更快餐的阅读,那就是中学生中风靡一时的动漫。
也许动漫是最叫我体会什么是代沟。我努力想去理解动漫,想通过这个去进一步理解我的学生。但是我失败了。我真的理解不了动漫,我“奥特”了(我的动漫迷的外甥女的原话)。
也有比我的外甥女有耐心的孩子。我的得意门生萧莉女史(笔名西门流香)耐心地对我启蒙,她说动漫就是要动起来看,不能看作是静止的画面。我似乎有点明白了,更有点明白何以他们会对着一本动漫傻笑。但是,我眼中的画面还是动不起来。于是只能作罢。
我理解,我们的学生只是在动漫中释放过重的学习负担带来的精神压力。我很想把这一点告诉我同龄的我的教育界的同事,我的学生家长们,请他们理解。但是事实上不能理解。
萧莉女史和她的好朋友端木女史已经为人母,还是喜欢动漫,还是有着动漫情结。虽然她们一样热爱传统文化,这不矛盾。正因为她们不忘动漫,我想她们应该更能理解自己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