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琼瑶、三毛及其他2——昨日时髦之读书篇之十二

标签:
文化昨日时髦读书琼瑶 |
分类: 往事如烟 |
金庸、琼瑶、三毛及其他2
——昨日时髦之读书篇之十二
我楚狂人
二、琼瑶与言情小说热
金庸、古龙的受众是广大的,相比之下,琼瑶的受众就要狭窄得多。琼瑶的受众基本上女性。多梦的少女,恋旧的大嫂、大妈,很愿意为琼瑶编织的女性童话,一洒眼泪。
我本能地拒绝琼瑶,但是因为我的学生多读琼瑶,我强迫自己也读几本琼瑶。因为不懂得学生阅读热点的语文老师实在是不称职的。第一本是《心有千千结》,我的天,心里打了一个结已经受不了,何况千千结?即此一端,就知道琼瑶如何会折腾。
琼瑶的作品,其实还是有模式的:地位差异引起的苦恋,波澜起伏横生枝节的错过,别样的无奈,最后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美的少男少女,最美的痴情,编织最美的童话。其实琼瑶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甚至守旧的,她不挑战传统礼教。这一点,不知阅读者感觉到没有?
不得不承认,琼瑶很会编故事。明明有套路,偏偏会设置一些波折,叫读者跟着操心。不得不承认,琼瑶的语言有特色。旧文学的底子,刻意诗化的句式,成了少女们模仿的对象。我的学生一是就是这样,一动笔就是“琼瑶腔”。请看下面一段,这是我的当年任教的高考文科补习班某女生的习作的一小段:
……父亲用自行车驮着我,在公路上行驶着,耳边是知了的聒噪。我不知道怎样离开学校的,不知道如何强装笑脸祝贺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同学的。我只记得我落榜了。我的心在滴血。路好长好长啊,天好热好热啊,我的心好痛好痛啊!……
这就是当年流行的“琼瑶腔”,其实这种腔调今天看来真的怪怪的。即此一端,就知道琼瑶当年的影响。
不得不承认,琼瑶会折腾,后来的琼瑶剧更是一种琼瑶作品的普及。记得红遍祖国城乡的《还珠格格》吗?这只小燕子飞遍了东南亚。满台美男美女,成了琼瑶作品的推销员。平心而论,琼瑶的作品尊重道德伦理,还是有她的存在道理的。琼瑶确实开辟了言情小说的新天地。
港台的言情小说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发展巅峰。八十年代以琼瑶、亦舒、岑凯伦、姬小苔为代表,九十年代以席绢、于晴为代表。但是其他几位似乎都没有琼瑶成功。2005年以后,港台言情逐渐没落了。网络阅读时代,又玩起穿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