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街今昔2——胥门城内之一之来远桥

标签:
文化胥门城内学士街来远桥 |
分类: 往事如烟 |
学士街今昔2
——胥门城内之一
我楚狂人
二、学士街的桥1
学士街是一条与内城河学士河平行的街,自然沿途有桥,我把印象中学士街的桥自南往北罗列一下,计有来远桥、歌薰桥、昇平桥、黄鹂坊桥等好几座桥。
来远桥
来远桥在学士街的南端,正对南端终点胥门内大街。来远桥又名驿桥,跨学士河,连接学士街与念珠街中段。相传南宋时这里有苏州最大的驿馆姑苏馆,接待北国使臣和往来显宦,建筑雄冠三吴。此桥在姑苏馆侧畔故又称驿桥。
《姑苏志》:“来远桥,胥门内,旧姑苏驿居此。宋绍兴间,王唤奏建,专待国信使,取《鲁论语》名之。又名驿桥。”《寰宇访碑录》:“元修来远桥题记有‘重九日,章府一力重建’”字。
又载:“姑苏馆宏丽雄深,为三吴之冠,承平时亦未尝见之。”咸淳二年三月(1266),又大修之。通判吴必大记。民国《吴县志》载:“来远桥,在胥门内,旧姑苏驿在此,宋绍兴间,王唤奏建。专待属国信使,故名。又名驿桥。”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清乾隆《姑苏城图》、清嘉庆《苏州郡城三横四直图》、民国二十九年《吴县城厢图》均著录。
《沧浪区志》载:来远桥,跨第一直河。西出学士街与百花洲相连处,东出吉庆街。东堍桥台南壁嵌有青石一方,上刻“成化戊戌夏四月吉日苏州知府刘瑀吴县知县口口重建”字样。右边桥联石上刻“民国十二年十一月重修”。左边桥联石上刻“胥盘市民公社重建”并涂蓝。
来远桥名取自《论语》,《论语·季氏》云:“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所谓“来远”就是让远人宾服,这与驿馆的功能是一致的。很多人以为应该是《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窃以为非,因为这不合古时候中国人的外交心态。古人追求的外交就是“宾服四夷”,何况是南北对峙的年代。
幼时,我父母一度住到了网师园南,我跟着祖父母住在胥门,每星期总得走过来远桥,穿过朱家园、三多巷、书院弄、十全街去看父母。独自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走这段路,星期六去,星期一清晨回来直接上学。这种情况现在是不能想象的。来远桥,好亲切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