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子贡问政”——教书匠读《论语》之二十七

(2015-12-08 07:27:02)
标签:

教育

教书匠读论语

子贡问政

让学生追问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读“子贡问政”

——教书匠读《论语》之二十七

我楚狂人

《论语》云:“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是子贡与老师讨论治国观点的一段对话。子贡近乎步步紧逼的追问,逼出了孔子到底最看重什么,那就是“信”。但是本文不想讨论孔子的治国观点,而是想从这段师生对话的形式发表一些感想。我想这中间蕴含了师生之道。

你在任教期间,遇到过像子贡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吗?如果没有,那就成问题了。因为学生不会没有疑问,但是如果不愿意对你的回答一再追问,那么只可能有这样几个可能性,一是害怕,生怕老师你不耐烦,生怕你“厉声以呵”。二是,迷信权威,把老师的观点生搬硬套。三是不信任老师,干脆自己找答案了。四是一知半解,缺乏求甚解的精神,学风不扎实。所有这些都是有害的,都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要让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首先要有民主的教育氛围,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容忍学生产生疑问,并且追根问底的。其次,教师要有自信,要经得起问。当然这需要教师自己的学问有底气。再次,教学要有启发性,能让学生产生深入思考的契机,而不是满堂灌,嚼得稀烂,毫无回味。也就是说,一要有雅量,二要有底气,三要有余地。如此则学生就会发问了。

孔子常常对学生“循循善诱”,也就是进行学习的诱导。何谓诱导?我以为就是启发学生的思考,独立思考。子贡能够这样追问,这就是孔子的循循善诱见效了。

教我初中平面几何的黄居康老师,学养深厚,他敢说学生做过的题目他都做过。我对平面几何感兴趣,就因为黄老师一直诱导我提问题,什么古怪的问题都能提。所以我虽一向喜欢文科,但是我的平面几何学习的兴趣却很浓。记得初学几何,刚学了平行线,就自以为入了门,上课不听,自己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当时真觉得自己是天才。但是翻过一页,发现后面就是这样的现成内容,一下子很沮丧。但是黄老师却不动声色地对我说,对比一下人家的证明与你有什么不同?不清楚的话问我。我后来问了没有,问了什么?记不得了。但是黄老师启发我深入思考的那一幕一直记得。

我有一个喜欢追问的学生李隽易,现在她也是老师了,不知道她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她一样“打破砂锅问到底”?

读“子贡问政”——教书匠读《论语》之二十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