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23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患不知人”——教书匠读《论语》之十五

(2015-11-21 08:19:59)
标签:

教育

教书匠读论语

患不知人

因材施教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读“患不知人”

——教书匠读《论语》之十五

我楚狂人

    《论语》云:“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老辈人对“知人”看得很重,我的老祖父生前常说:“不识字好吃饭,不识人不好吃饭。”这话固然有为他自己好强一世却缺憾是个文盲开脱,同时又是几十年甜酸苦辣的总结。他在文革中就是被一手培养出来的人打成“反动权威”的。一个基本文盲的“权威”!呵呵!

老辈人说的是广义的“知人”,事关安身立命,何等要紧。我这里主要是说教师的“知人”,这种特定的“知人”就是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做医生的要“知病”,所谓“病万变药亦万变”,这叫做“对症下药”。时下人讲究养生,秋风起就要开膏方滋补。有些医生,也不“望闻问切”,以一方应万人,无异于误人,这叫做庸医。我们做教师的是同一道理,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各具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每一个“这一个”,没有一个标准教法可以应对不同的学生。这方面祖师爷又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同样的问题,他对处世冒进的子路说,你该谨慎些。而对内心怯懦的冉有说,你该更勇敢些。前人一直作为孔子因材施教的实例,这没错。但是这个因材施教是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试问,我们该如何学习其中的精髓呢?但是,即使是孔子也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过失。做一个教师,知学生,难啊!

年轻时苦于教育无方,四处找东西看,读马雅可夫斯基的《教育诗》,读到作者一记耳光在工读学生中树立威信的一段吓了一大跳:这算什么办法!但是居然有效了。我看还是作者看透了该学生欺软怕硬的秉性了。这个太冒险。

我们做教师的,也许最难得就是了解学生了。有些年有一个时髦说法叫做“活思想”,人的思想时时都在有变化。这个脉搏不好把握。我们如果能够有这个知人之明,也许就具备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了。

但是,知人真难!

读“患不知人”——教书匠读《论语》之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