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23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人不知而不愠”——教书匠读《论语》之十四

(2015-11-20 07:33:01)
标签:

教育

教书匠读论语

人不知而不愠

耐得寂寞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读“人不知而不愠”

——教书匠读《论语》之十四

我楚狂人

《论语》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第一章的一句,通常的解释是别人不了解你(如学问、道德、志趣等等)而不生气,不是君子的修养吗?也有人把“知”解释成“智”,因此这句话就成了这样理解:别人不聪明,你不会对别人的不聪明生气,这不是君子的修养吗?我觉得,这两种解释,对普通教师都有实际意义。

先说第一种解释吧,我以为祖师爷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就要耐得寂寞。不错,现在是有不少“明星教师”如同娱乐明星一般长袖善舞,混得风生水起,俨然社会名流。但是这只是扳着手指头也数得清的几个,绝大多数普通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普通教师默默无闻,只是个自得其乐的孩儿头罢了。一样的大学毕业,一样的辛辛苦苦几十年,有的同学升官了,有的同学发财了,甚至当年远不如自己的同学成了“专家”“权威”了,而你还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你是否有点不平?但是社会需要这样的默默耕耘,需要这样坚实的肩膀,让新一代人才站上去。总需要有人这样默默耕耘。也许没有人会理解普通教师的奉献,但是奉献本不是为了要人了解。这只是一份文化传承的使命而已。

但是教师有教师的幸福。当你晚年,老得只能在阳台上晒太阳时,你的鬓发斑白的老学生敲开你的蓬门,与你一起回忆遥远的琐事,这份幸福只有教师才有。

再说第二种理解。我以为教师就不能漠视每一个学生,更不能不珍惜你的笨学生。我多次说起的宋儒杨时,可算是一个罕见的笨学生了,二程没有歧视他,相反珍视他的执着,与之反复辩难,终于得到了“一分殊”的深刻理解。这就是前人给我们后世教师树立的榜样。

笔者是一路“普通”走过来的,普通小学—普通中学—普通大学—普通中学的普通教师—多年任教普通班。我深知重点中学制度下“普通”的滋味,“普通”就是没有人关注,更没有人喝彩。就在“普通”中,我们错过了多少个杨时?正因为如此,我从不以“分”看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都应该尊重他。“普通”的学生都有不普通的一面。钱钟书在数学老师那里就是一个比“普通”更“普通”的差生,但是他在文史上不普通。法拉第口才与文笔极差,几乎辞不达意,在文科教师眼里太“普通”,但是他是物理天才。以“分”取人,我们错失了多少钱钟书和法拉第?

《论语》一开始告诉我们教书匠,要耐得寂寞,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甚至“笨”学生。这不是很重要吗?

 读“人不知而不愠”——教书匠读《论语》之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