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子之迂也”——教书匠读《论语》之七

(2015-11-11 07:47:29)
标签:

教育

教书匠读论语

子之迂也

教育民主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读“子之迂也”

——教书匠读《论语》之七

我楚狂人

《论语》云:“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是《论语》记录的子路与老师孔子的一段争论。我这里不是想讨论“名正言顺”的政治问题,而是想说孔子的教育民主问题。孔子在教育中从来不搞一言堂,总是与学生一起讨论。学生可以批评老师,老师也可以批评学生。当然,与老师争执最多的还是性格豪勇而爽直的子路,他可以在孔子无奈会见著名的荡妇南子后批评老师行为不当,弄得老师赌神发咒“天厌之!天厌之!”但是这样的学生却是孔子心目中最靠得住的人。同在《论语》中,“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教育民主,我们说了多少年了,但是事实上又怎样呢?我们开观摩课,或者优质课评比,往往多有师生互动的环节,往往重视课堂的生成。但是平时的课堂教学又如何?恐怕还是一言堂为多吧。

一言堂最省力,完全按照自己的预设按部就班讲下来,不会有意外的枝节横生,课堂全在掌控之中。一言堂最能满足教师的居高临下的心态,反正我讲你听,我把你当做一个容器,把我掌握的知识往里面塞。至于塞进去没有,这是你的容积问题,不是我不塞。一言堂最偷懒,既然没有节外生枝,也就不用具备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教学机智,省得动脑筋。久而久之,一言堂叫学生厌倦,也叫教师平庸。没有了思想的碰撞,自然没有了火花。

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不提问题他就不会上课。我在山东曲阜亲眼看见78岁的钱梦龙先生因为学生不提问题而被晾在讲台上的尴尬。也许借班上课就会有这样的意外,钱梦龙也不例外。同样的借班上课,多年前钱梦龙先生在苏州讲《死海不死》,学生提了一大堆问题,老师的思维也就活跃起来。课堂很精彩。民主的课堂才是生动的课堂,才是有生成的课堂。

当然,那些为了展示而刻意“民主”的课堂,那些为了“生本”形同放羊的课堂是另一回事了。

读“子之迂也”——教书匠读《论语》之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