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外街坊:三乐湾地块2丁家巷等

标签:
文化金阊门旧事三乐湾丁家巷 |
分类: 往事如烟 |
阊门外街坊:三乐湾地块2
——金阊门旧事之七
我楚狂人
一、三乐湾地块的几条街巷1
三乐湾地块的街巷走向有点诡异,我们就从几个入口处说起吧。
丁家巷
广济桥南堍,大马路西侧,有一家大华旅社,民国式样的老旅社。最早的广济桥公交车站就在附近。大华旅社南侧,就是东西走向的丁家巷的巷口。
丁家巷,这个“丁”就是北宋权臣丁谓。丁谓(966年—1037年),字谓之,后更字公言,北宋时期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善言谈,喜欢作诗,于图书、博奕、音律无一不精。出自寇准门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官至参政知事。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年—1022年)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前后共在相位七年。丁谓其人,人品不足道,才情却是非同小可。丁谓有过目不忘之能,时人以为诗作似杜甫,文章似韩柳。但是他迎合上意,结交宦官,陷害正人,与奸臣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合称为“五鬼”。所以有人称他“旷代奇才,绝世奸佞”。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岛)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丁谓是一个能臣,他宁静安边,整顿经济秩序都获得显著成绩。但是他更以他的才智弄权,最后惨淡下场。
据《中吴纪闻》、《姑苏志》等记载,丁谓第宅在苏州大郎桥,“堂宇甚古,有层阁数间临其后,号晋公坊。”龚明之曾到其故宅与他的孙子德隅过从。又据《吴门表隐》记载:“甫桥丁家巷,宋丁谓旧宅。南濠丁家巷有丁家园,为谓之别业。今道旁有青石座椅、上马石”。又据《吴县志》记载,大中祥符间,丁谓任苏州军节度使时,宋真宗曾为他在苏城西南横山吴王拜郊台后丁家山下建造过第宅。又,蓝家巷(今钮家巷)原有丁晋公庙。
阊门外的丁家巷就是所谓“南濠丁家巷”。我们见到的丁家巷已经不复当年辉煌,我们见到的丁家巷已经是一条破破烂烂的小巷。
义慈巷
丁家巷西端连接南北走向的义慈巷。义慈巷,北面连接上塘街,南面有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路口以西就是三乐湾,路口以东就是十间头。
义慈巷,从其街名来看应该是有故事的,但是查考多年,一直没有查到这条街名的资料,待考。
义慈巷内的梨园公所前面已经说过,义慈巷15号的市五中下面专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