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承载不起的重负——我为语文心忧之七
(2015-09-15 07:54:19)
标签:
教育语文教学承载之重无奈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语文,承载不起的重负
——我为语文心忧之七
我楚狂人
语文老师相互见面,共同的感觉就是特别累。体力上的累还在其次,关键是心累。想想也是,能不累吗?听不懂其他学科的领导自以为是中国人,就来听语文课,听后又必发一通不着边际的议论,叫人无所适从,此一累;教育局领导要分数,学校领导每次小考统计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天天排队,人人自危,此二累;总说语文拉了总分后腿,领导敲打,其他学科挤占,语文老师自己也觉得贡献不大,此三累;语文有“三怕”,学生视语文为“软任务”,布置任务阳奉阴违,语文老师徒唤奈何,此四累;社会要求语文课承载传统文化的传承,道德品质的养成,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识,等等重任,势单力薄的语文老师承载不起,此五累。这篇小文章就说说这个第五累。
你说语文课该不该承载传统文化的传承,道德品质的养成,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识,等等重任?该,完全应该!我以为语文老师做的就应该是这个。我这些年,带着学生研究吴文化,搞一些文化普查,专题研究,把《五人墓碑记》拉到实地去讲授,就为了这个。我开展读书活动,课前演讲,辩论赛,还是为了这个。我把“非智力因素开发”视为我的教育活动的基点,仍然是为了这个。但是觉得好累。我要反复回答来自学生、家长、领导、同事、同行的这样的问题:你这样做有什么用?我回答说:没有用。如果说有用,只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己读书。但是,我知道,肯定有人以为我在唱高调。事实上我是真心诚意这样认为的。我们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这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然而,为了我的教学实验能够进行下去,我必须要有分数。于是我到了高三就抓分数,抓得很狠。我只能是一个半拉子革命派。否则我的前两年的实验也没有生存余地。
在分数的重压之下,我们承载不起这样的重负。
何况,功利主义的教育已经把“高考从娃娃抓起”真的实施起来了,我不知道像我当年的实验在今天还有立足之地吗?
面对分数,我们必须做出抉择:“生存还是死亡”?
这就是我已退休再也不想担任教席的真实原因。因为我们承载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