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阊门——金阊门旧事之一

(2015-08-13 07:04:28)
标签:

文化

阊门旧事

历史沿革

回顾

分类: 往事如烟

说阊门

——金阊门旧事之一

我楚狂人

苏州城,二千五百多年前,由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而建。二千五百多年,居然在原址没有移动,这在世界古城中也极为罕见。

据《越绝书》、《吴越春秋》诸书记载,当年伍子胥建造苏州大城,城周四十八里,设八城门。依次为西面阊门、胥门,南面盘门、蛇门,东面葑门、娄门,北面齐门、平门,是为八城门。据唐代《吴地记》说,阖闾城有八座水陆城门,“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为什么是八座城门呢?书中有解释:“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这就叫做“象天法地”。而其中城西的阊门都排在八门之首,这是为什么?

阊门又称阊阖门、破楚门。什么是“阊阖”?就是传说中的天宫正门,阊阖,典出《楚辞·离骚》。奇怪的是,《离骚》中说的天宫正门是天宫南门,也就是后世通俗小说中习称的“南天门”。而阊门分明是阖闾大城的西门。但是,我们从阊门的另一别名“破楚门”就知道阊门的重要性了。阊门面对的是吴国最强大的敌人,西面的楚国。所以成为八门之首也就不奇怪了。后世往往把“阊阖”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甚至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但是,第一个正式以“阊阖”命名的城门却是苏州的阊门。

阊门城楼久已废,近年重建,参考了民国的老照片,同时还重修了阊门水门。从修复工程中我们可以想见阊门的的原貌:阊门拥有苏州各城门中最大的瓮城,瓮城四面有门,正西面是瓮城的前门,正对吊桥,南面对着现在的南星路,北面有小桥,东面就是现存的阊门,这是正门。有记载,阊门的瓮城里曾经存在过一条商业街,俗称瓮城大街。瓮城大街就成了阊门城外一直延伸到枫桥镇的商业大街和阊门城内的商业街西中市的衔接段。太平军攻打苏州,激战于阊门城外的铁岭关,损失惨重。战火毁尽十里长街,包括阊门瓮城。至此阊门瓮城就不复见了。

苏州的城门几度兴废。秦始皇拆毁所有诸侯国城郭,其中也包括苏州。汉初荆王刘贾到了封国首邑吴县,重建的吴城有昌、胥、盘、蛇、娄、匠、葑、齐、平九座水陆城门。其中昌门即阊门。到隋朝,苏州搬了一次家。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越国公杨素把州治迁到横山下的新郭,新郭即新城的意思。隋末大乱,新郭数遭劫掠破坏,苏州老城却因废置而完好。于是在闲置三十多年后苏州城又搬回来了。史称唐时苏州“八门悉启”,是指阊、胥、盘、蛇、葑、娄、齐、平八门全都可以通行。但据《吴地记》说,晚唐胥门陆门不通,只开水门。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焚城,古城变成一片废墟。到绍定二年(1229年),城池重建,刻了《平江图》碑志庆,这是世界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如今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的图碑显示,当时重建的苏州城有阊、盘、葑、娄、齐五座水陆城门。元初诏毁城池,苏州城墙又被拆毁了,但是五座城门还保存着。1352年,反元义军起,苏州守官赶紧重建城墙防守。时在姑苏驿馆遗址下挖到一块石额,上刻“胥门” 二字,于是重辟胥门,但未设水门。这样就有阊、胥、盘、葑、娄、齐六座城门。其中阊门改称金昌门,不过民间仍叫老名称。元末张士诚入据后,在六门外增筑了瓮城,明、清都保持了这样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唯有阊门始终是苏州的通行的城门。

1906年,苏沪铁路通车,为方便火车站与城里的交通,1924年重新开辟平门,式样为双门并列。同时在阊门南增辟了金门,为仿罗马式建筑,有三门,中间大门为车道,两个边门为人行道。1934年拆除阊门城楼,仿金门式样改建了阊门。老百姓不买账,总把金门称之为“新阊门”。那么,阊门也就有了“老阊门”这一名字了。

二千五百多年,苏州始终不变的西大门,一直就是阊门。

说阊门——金阊门旧事之一
民国年间的金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