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红宝石胸针——敝帚自珍之四

(2015-07-11 07:01:43)
标签:

文化

敝帚自珍

母亲

胸针

分类: 往事如烟

母亲的红宝石胸针

——敝帚自珍之四

我楚狂人

一枚红宝石胸针,母亲的珍爱之物。

母亲的红宝石胸针长约1寸半,黄金质地,作如意状。如意的首部呈花朵状,“花萼”是一颗3分左右直径的粉钻,切工很是精美。“花瓣”是12颗小珍珠,直径仅分余,难得的是比较匀。“花蕊”是一颗稍大的珍珠。如意柄作流云状自然的横“S”形,如意尾部是正方形,有一个八分书的双喜字。制作十分精美。

母亲的胸针,是母亲的骄傲,只有在重大场合和见贵客的时候才舍得戴上,平时总是珍藏着。所以,我家家道中落后,母亲的手镯、耳环、戒指等物全都变卖,唯独此胸针始终舍不得卖掉。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无奈想变卖父亲的名字戒,也没有想到买这枚胸针。我曾经问起母亲为什么唯独珍藏这枚胸针?母亲淡淡地说,这胸针是k金的,不值钱,还是留着玩玩吧。是的,中国人看重足金,这枚胸针是18k金的,也许真的不值几个钱。但是我知道,母亲心里并不是这样想的。

母亲曾经说过,这枚胸针是我外祖父的手艺。我外祖父是一个很出色的首饰工匠,虽然他只活了短短三十多岁。

我外家住在城里慕家花园的西头,这是一条很有特点的弄堂,东头多居住评弹艺人,西头多居住首饰玉器工匠。当时的首饰工匠兼营首饰买卖,他们的“茶会”就在黄鹂坊桥的茶馆。

我外祖父的传奇源于一枚帝王绿的翡翠戒指,兴于斯,败于斯。有一次,我外祖父在“茶会”听说吴江同里出现了一枚极好的翡翠戒指,通体用整块帝王绿翡翠雕成,没有一丝杂色,绿得极其深沉匀润。说是行内有多位老客去看过,都说好得过头了,怕这是“烧料”,不敢出手收购。我祖父闻言心动,乘坐航船去同里看货。他看下来以为这是真货,难得的好货色。对方急于脱手,最后谈成30元大洋成交。此事一时间成为行内谈资,都说“老郁‘吃舔’(苏州话,意思就是上当)。”我外祖有心里“忽忽喘”(苏州话,意思就是忐忑不安)。

但是,很快就有上海的行家找上门来,要求看货,一开口就开价300元大洋。这下子我外祖的心里有底了,一口拒绝。但是上海客人十分执着,盯住不放,最后我外祖一千大洋转手。据说,那上海客人后来以三万大洋转手某显贵。这是人家的本领了。

一千大洋,这在当年就是一笔巨资。这下子,我外祖名气也有了,钱也有了,于是造房子,请客,忙个团团转。敲竹杠的也就上门来了。外祖不胜其扰,出门躲避,到西山去收旧货了。不料航班在太湖遇盗,失掉的财物并不多,却受了惊吓,又受了风寒,回家一病不起,三十几岁就去世了。

我外家老家是在太湖边的西华村(今属高新区的镇湖),是祖传的“车玉”(苏州话,即玉雕)手艺,为做生意进了城。我母亲是长女,下面三个弟弟,外祖视我母亲如掌珍。外祖母是个罕见的女酒鬼,不管家事,母亲很小就是能干的当家女,更得外祖宠爱。这枚胸针就是外祖亲手为爱女制作的,后来就成了母亲的陪嫁物。

外祖得病后就说不出话来,他又不识字,留下的账本都是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图画,所以外祖藏起来的自己制作的珍品就找不到了,不知在新屋的墙壁里,还是地底下,还是什么根本想不到的地方。母亲的胸针是仅存的几件外祖的亲手制作,这是母亲对外祖的念想。

母亲的红宝石胸针——敝帚自珍之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