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指南针——敝帚自珍之三
(2015-07-10 07:07:09)
标签:
文化敝帚自珍父亲指南针 |
分类: 往事如烟 |
父亲的指南针
——敝帚自珍之三
我楚狂人
父亲留下了一只制作很是精良的指南针,我至今珍藏。
这个指南针外壳通体精铜制作,外壳圆形,直径约3.5cm,有一耳环,双层玻璃盖,粗看就像是一只怀表。外层玻璃盖外圈铜质部分涂上黑漆,现已剥落,显出黄色的铜质本色。关上外盖,一只卡口正好把一只销钉推动,把指南针磁盘顶起固定。打开外盖,玻璃下是满是刻度的磁针盘。底盘四周也全是刻度,用英文标着东南西北。可惜我不精通此道,至今不知这些刻度的用处。从形制看,这肯定是舶来品,但是通体找不到出品的国别和厂名。
父亲这只指南针怎样得来的,我母亲也说不清楚。但是,这只指南针却与我父亲的一大爱好有关,那就是郊游。
父亲的时代,没有所谓外出旅游的事情,父亲短暂一辈子就去过上海,其他城市没有去过。我父亲喜欢郊游,喜欢摄影。他曾经购置了一架德国蔡司的照相机,可惜这架照相机现在不在了。他照了不少风景照。那时苏州近郊的交通很不方便,到木渎、光福有班车,称为“长途汽车”。其他各个方向都没有汽车。要出游,要么雇船,去浒墅关、阳山、东西山都得雇船,甚至近在上方山、虎丘山都得雇船。虎丘还能顺山塘步行,还有马车,其他就只能雇船了。再有就是步行,时髦的朋友骑自行车出游。自行车在当年比今天的私家小轿车还要稀罕。当然,这要乡间有可以骑行的路。
我的父亲每个月要郊游一两次,春天看花,夏天玩水,秋天赏月,冬天踏雪。几个“狐朋狗友”(我母亲笑骂语),每人一辆自行车,一架照相机,带着干粮水壶,呼啸而过,流连于苏州的山水间。青春无敌啊。而这帮朋友,备有指南针的却只有我父亲一个,以备不时之需。就这样,这只指南针就无意间见证了这一帮朋友的优游岁月。
如今,我父亲的一代人早已凋零,我这代人也已经垂垂老矣,但是这只指南针却似乎没有太大变化,除了黑漆有点剥落。感慨!人生易老啊。
曾经年轻过,曾经神采飞扬过,这就足够了。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