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落虎口”新解
(2015-02-27 10:52:50)
标签:
文化羊年说羊羊落虎口新解 |
分类: 谈天说地 |
“羊落虎口”新解
——羊年说羊之七
我楚狂人
羊似乎是弱者的代名词,人们常用“羊落虎口”来形容弱者的无助于绝望。但是,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千万年来都是老虎吃羊,但是濒临灭绝的是吃羊的老虎,而被吃的羊的家族则越发繁盛。如果从生存的法则来看,成功的是羊,失败的却是虎。
说起来老虎濒临灭绝,似乎不能怪羊,总不能说你那羊干吗不自己送到老虎的嘴边来,让咱老虎天天饱餐,福寿绵绵呢?老虎濒临灭绝,似乎要怪人类,是人类要获取老虎,夺取它美丽的皮毛,食用它滋补的血肉筋骨,甚至纯粹为了博得打虎英雄的美名。于是老虎遭殃了。是人类无限度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侵占了老虎的领地。于是老虎无处藏身。
但是想想也不尽然。人们下了好大决心消灭老鼠,怎么老鼠越灭越多?就说羊吧,每天全世界被人类吃掉多少羊,但是羊从不减少。谁也不会忧虑羊的灭绝问题。
还是从老虎本身找找问题吧。身处食物链顶端,掠食为生,需要的维持生计的资源要求必然很苛刻,多少平方公里只能养活一只老虎。为了生存,必须离群独居,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为了生存,只能保持“计划生育”,超低的出生率决定了种群不能繁衍。于是老虎看似威风八面,实质脆弱不堪。顶级掠食者大抵如此。
再看羊。身处食物链底部,只要有几茎并不肥美的草就能维持生计,生存条件极其简单。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羊成群结队,往往能牺牲个别,保存大部。为了生存,羊的出生率高,繁衍子孙繁多。于是羊看似弱小,实质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生命力强大得很。食物链底部有的是这样的角色。
羊落虎口,不怕,看谁活得更久远。
人类社会不也如此吗?野蛮的掠食者或许能风光一时,但是真正能顽强地发展起来的还是脚踏实地的人群。而那些掠食者“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顾已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