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思想简史2一、明朝初年的思想界(二)方孝孺

(2015-01-24 10:11:23)
标签:

文化

明代

思想简史

方孝孺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明朝思想简史2

——明史札记之四十六

我楚狂人

一、明朝初年的思想界

(二)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江浙行省台州路宁海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明朝建文帝重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因参与组织削藩,反对并拒绝与朱棣合作,不屈而亡,被诛十族。福王时追谥文正。著有《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篇。

方孝孺曾师从宋濂,文章、学问为宋濂诸弟子之冠。轻文艺,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太祖实录》及《类要》皆为总裁。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惠帝廷议讨伐,诏檄都出方孝孺之手。朱棣夺位,迫其降并命草诏书,书"燕贼篡位"四字,朱棣要灭其九族,方孝孺说灭十族又何妨,朱棣就把方孝孺的老师一家也算上,为师族。当时受株连而遇害的达 847人。

方孝孺的政治活动及惨遭“灭十族”,我已经在《方孝孺的价值》一文中说到,不赘言。这里简单说一下方孝孺的思想。

方孝孺是一代大儒,是帝师。方孝孺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周礼》最核心的思想,那就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维护封建社会根本秩序的核心,这也是孔子反复赞美吴公子季札的终极理由。方孝孺的这种思想,已经超出理学简单的名节观的范畴。也正因为如此,方孝孺才被称为“天下读书种子”。

舍身求法,这就是方孝孺的价值所在。

总的看来,明朝初年的思想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基本上还是传承为主。也许这正在为后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