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思想简史1一、明朝初年的思想界(一)杨维桢
(2015-01-23 14:29:45)
标签:
文化明代思想简史杨维桢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明朝思想简史1
——明史札记之四十六
我楚狂人
明朝的思想界名人辈出,对后世影响极大。这些我已经在《心学大师王阳明》和《叛逆者李卓吾》两篇长文中说到了,这里把明朝的思想史简单梳理一下。
明朝的思想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以刘基、宋濂为代表的明初思想家群体。
明朝中期王阳明开创的心学新局面,以及继承者王艮开创的“左派王学”泰州学派,直至泰州学派的激进派李贄的心学高潮。
明朝末年以“三大儒”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的明末思想家。下面就把这几个阶段简单梳理一下。
一、明朝初年的思想界
明朝初年的学者以刘基、宋濂为首,其实还应该包括杨维桢、高启、方孝孺等等。从道统传承来看,明初学者还是承宋元理学的余绪,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刘基、宋濂两大家,我已经在《刘基与宋濂》(明史札记之十一)说过了。补充几句,他们的学术观点基本上就是程朱理学的一套,没有多少自己的创见。重点说一说其他几位。
(一)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元末明初与陆居仁、钱唯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元泰定四年进士,历天台县尹、杭州四务提举、建德路总管推官。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杨维桢避寓富春江一带,张士诚屡召不赴,后隐居江湖,在松江筑园圃蓬台。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他的思想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反叛传统的“异端”倾向。肯定人性的 “自然”,是其思想的核心价值范畴。他说:“尧舜与许由虽异,其得于自然一也。”(《自然铭·序》)意谓尧舜为圣人,许由作隐士,都出于自己的生活意欲,他们的选择并无高下善恶之分。《赠栉工王辅序》一文表达了同样思想,认为无论是医卜工贾,还是公卿大吏,谋生方式各异,但都有自己的生存意欲,所谓“耕虽不一,其为不耕之耕则一也”。他希望栉工王辅明白,自己和“公卿大吏”一样,大家都是为了吃饭,尽管方式不同,其间没有贵贱的区别。强调“自然”,当然和《庄子》有关系,但在杨维桢这里,已经全然没有避世和委曲求全的意识,而是用相当平淡的态度来看待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生活方式,表现出对自由的生活意欲的尊重。
杨维桢的思想,已经看得出后来“左派王学”王艮思想的痕迹,甚至李卓吾叛逆思想的痕迹。但是杨维桢主要还是一个文学家,他的思想不成体系,有零碎片段的感觉。
附言:今天开始去医院复查,没有时间写作,发几天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