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伯辨3三、何处“荆蛮”?

(2014-12-25 08:01:47)
标签:

文化

吴文化

泰伯

荆蛮

分类: 学术争鸣

泰伯辨3

我楚狂人

三、何处“荆蛮”?

关于泰伯,多有说到“荆蛮”这一地名。那么何处是“荆蛮”呢?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有些关联,那就是把当时的“荆蛮”与后世的“荆州”混为一谈,这也就是出现“衡山采药”这一说法的原因。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不赘言。

现在,我们基本上统一认识,泰伯“之荆”的“荆蛮”就是今天经济发达的苏锡常一带。

那么苏锡常一带为什么在商周之际称为“荆蛮”呢?因为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程度还远低于黄河流域。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清人陈瑞声 泰伯墓 》诗云“句吴旧俗本荆蛮”了。《左传》详细记载了吴季札中原观乐的事迹,也就是说即使到了季札的时代,吴地文化还远远落后于中原文化。“文身断发”,就是蛮夷习俗的特征。是泰伯、仲雍给吴地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甚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方国“勾吴”。

根据今天的考古资料,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泰伯“之荆”和此后吴国发展的线索:泰伯首先落脚的是今天无锡的梅里一带,泰伯、仲雍文身断发,融入当地习俗,帮助当地百姓发展生产,被拥立为王,建立了“勾吴”。“勾吴”建立了泰伯城,也就是在无锡梅里发掘出来的城周三里的小城。仲雍即位后,勾吴势力逐渐壮大,向东扩展到今天苏州木渎一带,今天出土了“大城”遗址可以证明。同时活动范围还扩展到常熟一带,这就是后来仲雍墓在虞山的原因。传至寿梦,勾吴国力始强,寿梦子季札封地延陵,足见势力范围向西拓展。寿梦墓在苏州西郊真山,这就是勾吴势力到达苏州地区的证明。至阖闾称王,名伍子胥“相土尝水”,建立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吴国的格局始定,国力也一度达到极盛。

我想,吴国的发展史基本就是这样,而“荆蛮”也就是今天的苏锡常一带,可以认定。泰伯辨3三、何处“荆蛮”?
苏州泰伯庙附近袖珍小园林五峰园。下同。
泰伯辨3三、何处“荆蛮”?

泰伯辨3三、何处“荆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