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形胜序 金陵缘

标签:
南京情缘往事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金陵形胜序 金陵缘
我楚狂人
有些事情不盘点不知道,一盘点就发现了一些味道。譬如我与南京的情缘吧,我一直没有感觉到。但是细细一回想,我发现,除了我的家乡苏州和我曾经长期谋生的昆山之外,我到过次数最多的城市就是南京。看来还真有点缘分。
第一次到南京,那是1966年8月下旬之初。我和一批同学,受到上海复旦大学学生的“启发”,爬火车上北京。火车到了南京停下了,我们去找南京火车站站长打交道,争取到了上北京的机会。那一次没有在南京逗留,匆匆赶到下关轮渡站渡江,在浦口火车站苦等,啃着多汁微甜而有点药腥味的“地梨”充饥。南京城是没有印象,总算是见到了扬子江。第二次到南京是1968年夏天,与陆子“外调”,到南京“江苏省革命委员会”转介绍信,入住“省革会”招待所江苏饭店,当时就算是高档宾馆了,毕竟金陵饭店还没有造。那一次在南京呆了好几天,去了中山陵、灵谷寺、玄武湖、雨花台、燕子矶、莫愁湖,登上了南京城墙,所到之处都罕见人迹,那种萧条至今教人唏嘘。那一次是从下关码头坐轮船离开南京去九江的,在扬子江上航行了一段路。
此后插队了,有好多年没有到南京,直到1999年参加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的理事扩大会议,才又一次到南京,第一次入住南师大的南山专家楼。后来就数不清多少次住在南山专家楼了。这一次开始,每年总要到南京1—2次,参加会议。直至2012年我最后一次参加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的理事扩大会议。这期间,我在学生邹彩荣担任东南大学副校长期间带着我们的语文组到南京,住了一夜,游览了中山陵、明孝陵、紫金山。2001年,我的两个外甥到南京读大学,我每年三月参加会议之际总要陪着他们吃点“有体积”的荤菜,喂喂他们饿透的肚子,然后一起在南京走走,先后去过夫子庙、秦淮河、莫愁湖、总统府、鸡鸣寺、中华门城堡等处。此外我还去了汤山温泉,见过阳山碑材。
这样算起来,我在南京也走了不少地方了。我现在遗憾的是南京郊区的高淳老街和栖霞山风景区还没有去过,什么时候去补补课。
南京,一个大气的城市,所谓金陵王气,名不虚传。苏州与南京相比,尽管经济文化都不逊色,但是总缺了那一股子王霸之气,总觉得有点子小家子气。
我想写写南京,且命名为《金陵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