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联办班的实验合作者13七、我的教科室合作者1

(2014-03-11 07:58:03)
标签:

五中

教科室

机构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我联办班的实验合作者13

——我的教学伙伴之三

我楚狂人

七、我的教科室合作者1

2004年夏,郁松灿校长找我谈话,说是根据教育局的规定,学校中层干部年满56周岁要退居二线。我如释重负。

郁校长说,他提议成立校务委员会安置到年龄的老中层,第一批有叶伟麟老师(老政教处主任)、李锡川老师(老总务处副主任)和我三人。但是,郁校长又对我说,我不能去校务委员会办公室,而要去学校教科室担任主任,说是再过渡一下。不料这一接手就干到了退休。

我和沈锋主任“换防”,我是五中第三任教科室负责人。第一任是毛昌宁老师,第二任就是沈锋老师。说起教科室、校务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名称,比我长一辈的老师搞不清是怎样的职能部门,因为按照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教育部的中学办学模式,校长室之下,只有教导处和总务处两个职能部门,可能还有一个校务秘书,或称文书,负责学校的文牍工作。而教导处、总务处外加学校团委的负责人由教育局正式发文任命,而不是学校自行选拔的。这样的结构模式一直延续到文革才被彻底打乱。“拨乱反正”之初还是延续文革前的模式,但是后来就出现职能部门越来越多的局面。校务秘书演化成机构庞大的校办公室,而且雄踞各科室之首;教导处分为教务处和政教处两大部门,也就是教与导分开管理,政教处的职能类似国民党时期的训育处;教科室实际上是世纪之交才在各校先后出现的,负责教育科研,实际上是为了顺应新课改而出现的,其职能也应该属于原教导处的范畴;有的学校还设立体卫艺处,专管体育、卫生、艺术等学科,也是教导处的派生物;总务处分出基建处、后勤服务处等机构的;对外联络处的设立是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涉外事务;至于校务委员会就不能算职能部门了,应该是一个咨询机构,有些学校设立名特优教师办公室也属此类。总之现在是职能部门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管理人员越来越多,办事效率呢?难说。

教科室与教务处的工有什么不同?这是好多人问过我的问题。我说,教务处的工作时效性特别强,许多事情必须立时立刻解决,决不能拖延。因为教务处的工作过了时限往往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教务处往往需要“救火”的姿态。教科室的工作也有时效性,但是这个时段比较长,可以让你从容地计划好了去应对。

相比在教务处工作,我在教科室工作更为游刃有余。我在教科室工作4年,建立了课题管理制度,建立了名教师资料跟进的档案,申报和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多项课题,建立了教师科研的奖励制度,建立了教学科研的档案管理模式,等等。总之我们的教科研管理有条不紊。于此同时,我还是学校的“不管部长”,各个部门不管的事情往往我管,如学校的一些重要文章的撰写,对外的学术交流。我还直接介入了一些重点课题的管理,如研究性学习、吴文化研究和非智力因素开发,因为这些本来就是我的研究项目。这4年可说是成果丰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