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联办班的实验合作者12六、我的教务处合作者2
(2014-03-10 08:07:25)
标签:
五中教务处合作者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我联办班的实验合作者12
——我的教学伙伴之三
我楚狂人
六、我的教务处合作者2
我在教务处的主要合作者是严庆平、叶建明、李珊、刘冰、沈锋 各位主任,以及教务工作室的华人宝老师,他们都给了我很多帮助。
我进教务处工作已经53岁了,已经有了25年的教龄,但是在教育管理层,我实实在在是一个新兵。教务处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比我管理经验丰富,他们都比我早进入管理层。叶建明老师和李珊老师都是我的同年级的合作者,都在我之后担任过年级组长,又先后在我之前被皇甫校长看中,提拔进了教务处。也就是说,我们是同一年级的三任年级组长,现在又一起到教务处工作,这也属罕见。刘冰老师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进入管理层,先后担任政教处副主任、教务处副主任,已经有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至于老主任严庆平老师更不用说了,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了管理层工作的经历。即使我的接班人沈锋老师,当时也已经担任教科室主任好几年了。而我就这样“空降”当上了教务主任,开始扮演我的过渡者的角色。
我在教务处的合作者中,叶建明、李珊、沈锋三位以前已经说过,这里再说说另外几位。
严庆平老师是我的老相识了,七十年代初,我在昆山周市插队时,严老师就从苏北调到周市中学任教。当时我的老友周秦老师在周市中学代课,因此我也与严老师有一面之识。后来我到昆山陈墓中学任教,严老师担任县教研室的生物教研员,经常到乡区各校巡视,自然与我有了交流。再后来,严老师的新婚夫人是我的老朋友葛玮的妹妹,于是多了一层亲近的关系。
严庆平老师出身苏州东山巨族严家,说起来在台湾的国民党“前总统”严家淦还是严老师叔伯辈,还是很近的那种。严老师退休前曾经带着我们和教研组长一起到木渎镇严家花园游览,那是“回老家”,严家花园是他祖父的产业。因为“出身不好”,严老师这位苏州中学的高材生,只能考师范,而且是大专,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师专毕业后严老师到苏北任教,后来调到昆山任教已经算是照顾了。严老师在昆山先后在周市中学、昆山第一职业学校、教研室任职,在昆山第一职业学校担任过教务主任,长期担任教研室生物教研员,直至调回苏州。1992年接替刘锡耀老师担任苏州五中教务主任,直至退休。
严老师在管理上有自己独到的风格,那就是“简化”。什么样复杂的问题到他那里都能找到最简捷的解决方案,了不起。这才是事务性工作管理者的高手。严老师从不把矛盾上交,这是学校工作的“防火墙”。这一点我们都做不到。
严老师长相俊秀,身材挺拔,肤色白皙,头发乌黑,声音洪亮,属于“不老的传说”那种,而我又特别显老,所以同行中误传“五中教务处年纪老的接了年纪轻的班”。呵呵!退休后严老师长期担任学校退委会的负责人,继续为大家服务。高人啊!
刘冰老师,小我11岁,是沈锋来教务处之前的最年轻的。刘老师长期担任初中英语课,教学业绩显著。九十年代中期,刘老师进入管理层,很快显现出超强的管理能力,勇于也善于处理复杂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刘老师虽然是女同胞,性格豪爽,兴趣广泛,善于和人打交道。其实无论从年龄、管理层经验、性格特征,刘老师都比我更适合担任教务处主任。没有安排刘老师接严主任的班,是因为刘老师从未在高中任教,不利于高中教学业务的管理?是因为刘老师当时还没有拿到本科学历和高级职称?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不知道。这很长一段时间,刘老师在初中一块是独当一面的。初中的工作很繁重,但是她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我校初中一块“收摊”,成为纯高中以后,刘老师调任学校新成立的对外联络处的主任,负责学校的对外交流工作。“退二线”后,刘老师又跟着王如华书记到局关工委工作。所到之处都能胜任愉快。
华仁宝老师,长我1岁,是老资格的教务员。九十年代中期,华老师从长桥中学调来,很快就进教务处,担任教务员。华老师把教务员这一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做得有条有理,事事有落实。华老师的工作在局基教处都是闻名的。我这个外行当主任,幸好有这个教务员,才不至于“盲人骑瞎马”。华老师做事精细有计划性,是难得一见的事务性工作者。
谢谢教务处同仁对我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