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联办班的实验合作者7四、与省写作学会的互动2
(2014-03-05 08:43:13)
标签:
江苏省写作学会语文组合作者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我联办班的实验合作者7
——我的教学伙伴之三
我楚狂人
四、与省写作学会的互动2
在这十年里,我们的学生借助江苏省写作学会的平台成果丰硕,先后有习作100多篇在《现代写作报》发表,有李琳、吴听鹂、张昕、冯轶、季文浩等多人作为“校园新星”在《现代写作报》专栏推介,有王洁、张昕等同学获得江苏省作文大赛一二等奖,我们的文学社作品精选集《萃英雅风》入选“江苏省名校作文选”丛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这十年里,我从学会普通成员很快成为二级学会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一级学会常务理事,参与学会的一些决策活动,参与评课等活动,三次被评为“优秀学会工作者”。
在这十年里,我们语文组出成果,更是出人才。我们组的陈春华、胡健、曹应东、李国彬和我先后多次获得学会年会数量极少的一等奖,陈春华、胡健两位代表省写作学会参加省社科联的年会,陈春华、胡健、李国彬三位的论文入选省社科联的年鉴,陈成老师在2005年年会期间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我们组的年轻人在省写作学会这一平台上迅速成长,其中的佼佼者有胡健、陈春华、曹应东、钱宁芳、陈洁、李洁、李国彬、陈成、吴兰,以及我的三个徒弟胡芳华、解蕾、殷豪骅等等。胡健、钱宁芳、李洁、胡芳华几位已经说过,这里说说另几位。
陈春华老师,宿迁人,苏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毕业来校任教,有激情有才情,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他担任过学校学生会指导老师,他的论文获得学会年会一等奖,代表江苏省写作学会参加了省社科联首届年会,在会议上的交流引起轰动效应,多年后凌焕新会长还津津乐道。陈老师后来就读我的朋友苏大王家伦教授的硕士,全日制的那种,不是业余的教育硕士。我帮助他保留了教职,解决了他在读期间的后顾之忧。他的硕士生毕业论文是有关朱自清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给我深刻印象。后来陈老师跳槽从政了,并且就读苏大的博士生。现在陈老师的博士应该毕业了吧。
曹应东老师的资格也不浅了,1995年苏大中文系毕业来校任教初中语文。曹老师与陈春华老师应该是同乡,宿迁人。年轻的曹老师得到同为宿迁人的徐白校长赏识,当上了年级组长,但是很快就卸任了。可能太年轻吧。曹老师上课很投入,也有激情,教学效果好。曹老师是比较早获得学会年会一等奖的。后来曹老师任教联办班,业绩不错。
陈洁老师的资格也不浅了,1995年任教,经常与钱宁芳老师同年级,合作得很好。陈老师好读书,有自己的见解,写文章出手很快,多有新见,属于思维敏锐的那种类型。陈老师早早完成了教育硕士的学业,取得学历。
李国彬老师,吴江人,2005年随虎丘高中合并进入我校任教。虎丘高中语文组是一个年轻的教研组,有着一批热情的年轻人,如朱曦洁、余蓉、仲海虹、沈万凤等。李国彬老师是才子型人物,会写诗,能朗诵,能写很好的文章,才思敏捷。他的论文很得凌焕新会长的青睐。2009年,我退休后和李国彬老师一起到扬州参加中语会的课题结题活动,单独相处了好几天。很愉快的回忆。
陈成老师,常熟理工中文系毕业来校任教,教育世家出身,学问有一点底子。陈老师教学上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尝新 ,是我组开课较多的“男明星”,所以我 把2005年的年会公开课安排给他,并且借了我的班级。
吴兰老师,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毕业来校任教。吴兰老师应聘时已经是硕士生到中学抢饭碗的行情了,但是我放弃了硕士生和名校毕业生,选了吴兰老师录用。我录用吴兰老师完全是被她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打动了。现在的年青一代语文老师中因为喜欢而学语文的实在太少,所以吴兰老师这样的更是难得。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吴老师任课投入,文章写得好,又有思想,是个好的语文老师。吴老师博览群书,无书不读,应该是一个有后劲的语文老师。
我的徒弟解蕾,为人厚重敦厚,做事踏实。她是兢兢业业教书的一类,教学业绩不错。我六十岁那年,解蕾送我一件T恤,感谢其情谊。解蕾属于不善嘴上热闹,默默干事的实干家。
我的小徒弟殷豪骅,苏州旧家出身,温文尔雅,有几分孩子般的娇憨,所以同事们爱称她“小朋友”。殷豪骅老师是我1998届的学生,省会考成绩优异,获得保送苏州科技学院(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中文系的资格。2002年毕业返母校任教,成为我的小徒弟。殷老师上课很亲切,很有点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味道,也算一派风格。2008年初夏,也就是我退休前夕,教研员傅嘉德老师要听我一节课,理由是“今后听不到了”。后来又要我给全市同行做一次讲座,讲讲考前几十天的作文指导。我要殷豪骅老师先开一节写作公开课,就借我的班级。然后我再做了讲座。效果不错。这是我们师徒的唯一的一次公开课合作,也算是我 告别演出吧。
我们语文组的优秀老师实在很多,就先写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