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望小九华寺记1

标签:
苏州吴江平望小九华寺旅游 |
分类: 姑苏风光 |
平望小九华寺记1
我楚狂人
2008年,我退休的那一年,有朋友告诉我吴江平望有小九华寺,可以供奉先人功德牌。我有意供奉先父母的灵位于此,于是决意一探。
那时家里尚没有汽车,吴江的“城市彩虹”公交也还没有开通,去平望是到汽车南站乘班车,票价12元,到破旧的平望汽车站。出平望汽车站,门口就是一个三岔路口,往西到震泽,往南到盛泽,往北就是我们从苏州的来路。吴江七大镇之一的平望自古就是吴江的水路交通枢纽。但是,平望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既脏且乱,空气质量也不好。平望的市容在吴江诸大镇中是差的。
三岔路口往南不远处有一座桥,不过桥,桥边沿水边有马路向东,这就是去小九华寺的道路,路口有硕大指示牌,不会走错。
沿着水边汽车道前行,折过两个弯,就见到一片不小的水面,这就是吴江诗人屡屡称道的莺脰湖。莺脰湖成名极早,相传是越大夫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据说以其形似莺的“脰”,即脖子而得名。“莺脰”是怎样的形态?文人雅士的心思搞不清。莺脰湖中有一个小岛,名平波台,据说是明天启六年(1626)道人周妙圆在此筑有平台。旧时拜佛烧香的船只凡途经莺脰湖者多要上此台来进香。因此“平湖秋月”、“莺湖夜月”之美名不胫而走。吴江明清以来诗人辈出,无不有诗描摹莺脰湖的美景和文人雅集之胜。但是如今的莺脰湖水有点浑浊,湖中围网纵横,有点乱。可惜了这历史文化名湖。
小九华寺就在莺脰湖畔,面南而建。在莺脰湖水滨,建有一平台,上有高大的观音汉白玉石像,像前是功德牌坊,像后是莺脰湖潋滟波光,此处景色绝佳。
小九华寺,又名九华禅院,顾名思义就应该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据说就是安徽九华山的下院。但是这里并非开始就是佛寺,这里原是东岳庙,也就是道教的宗教场所。据资料说,小九华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85年),里人吴国忠偕僧通运募建后殿,奉祀幽冥教主,也就是地藏王菩萨,故俗称地藏殿,并铸炉于庭中。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吴国忠子吴昌运偕僧朗涵募建大士殿。清乾隆四年(1738年)增建关帝殿、刘公祠。乾隆五年(1740年)监院僧蕴山建山门、客堂、斋堂、厨房等。乾隆十年寺院被毁。清光绪四年(1878年)游方僧永缘、莲堂重建山门五间,光绪八年(1882年)僧莲觉莲常建东客堂三间。光绪九年(1883年)建西客三间。光绪十年(1884年)筑东围墙,建方丈室三间,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观音殿五间。也就是说,到清光绪年间小九华寺形成了较大规模。史料载,当年小九华寺香火鼎盛,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至十月一日,远近香客毕集,游人纷至沓来。一时文人墨客游踪不绝,留下甚多吟咏绝句及书画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