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朋友们

标签:
七中旧事高中朋友教育 |
分类: 往事如烟 |
高中的朋友们
——七中旧事之二十四
我楚狂人
高中,在班级里,我被班主任孤立了,但是在班级外,我的朋友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通过文革,我敢说,这个阶段在七中呆过的师生,没有不知道我的。
进高中,结交了一批玩乐器的朋友,高一时结识了一班的周小明和朱振明,一个笛子吹得好,一个二胡拉得好。高二时又结识了低一届的葛玮和陆伟元,陆伟元是学小提琴的,葛玮后来玩大提琴。这一交往就成了终生的朋友。高一五一会演,我上台表演了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一下子引发校园笛子热,石路公大文具店的笛子销售一空。因为我玩乐器,我下象棋,我的恐怖的学习成绩,我交的朋友来自各个年级,如初中的楼建新、王关富、丁伟民、郁振东、李根发,高三的王根琪都是先后结识的朋友。当然还有初中的好朋友朱蓓叶、钱家权。
朋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周小明,也就是现在的名满天下的昆曲专家、苏州大学教授周秦。周小明是我平生仅见的学习成绩好的对手,我们两个各科考试成绩几乎都是满分,哪一科考了95分(当年都是百分制),那就是失手了。我俩的总分只在1——2分之间,胜负只在毫厘。我们都喜欢古典文学,都喜欢吹笛子,都能下不差的象棋,都能写文章,乒乓球水平基本相当,当年真的难分高下。再加上彼此都家道中落,生活贫困,更是有共同的生活感受。我们都思维敏捷,考试只要一半时间足够,于是一到考试就相约早交卷抢桌子打乒乓。好在基本都考满分,老师不会责怪早交卷。后来我们文革在一起,插队在一起。我先上大学,我帮他借书看;他上大学时我在乡镇教书,他到我处度夏,帮我寄资料。他成了名教授,我是个普通中学教师,他为我呼吁,为我争取更高的发展平台。虽然我们都已老去,但是这样的知己得一足矣。何况我们有很多肝胆相照的朋友。
记得插队时,朋友抵足而眠,冬日严寒,懒得起床,躲在被子里下盲棋;记得插队时,几个朋友一起双钩油印了孙过庭的《书谱》,学草书;记得插队时,雨天里,老朱弹着琵琶,我和明明选诗;记得插队时,一个中秋之夜,我和明明、建新三人月下沿着娄江步行踏月回苏;记得插队时回城休息,好朋友结伴同游城西诸山,席地野餐;记得我在陈墓教书时,众朋友带着乐器突然造访,在埂基上开月下音乐会……
高中时代结识的朋友,终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