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梅云老师一瞥

(2013-05-19 06:53:33)
标签:

七中

旧事

赵梅云

教育

分类: 往事如烟

赵梅云老师一瞥

——七中旧事之十八

我楚狂人

有些人长期相处,未必留下深刻印象;有些人惊鸿一瞥,却叫人难忘。赵梅云老师注定就是后者。

初三时,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史渠娟老师外出进修,于是教初三(1)班语文的赵梅云老师来我班代几节课。赵老师与我们的史老师形成了鲜明对比:史老师戴着眼睛,明明才三十多岁,却做出一副老太太的架势;赵老师明艳如少女,一副娇怯怯的大学生摸样。史老师满口宜兴口音,讲课多口语,语言不太讲究;赵老师一口清脆的京片子,讲课多用书面化语言,字斟句酌,很有点锦心绣口的意味。

老师给我们上课之前,我们就知道她,在学校教工黑板报上,我们见到过赵老师填的词《声声慢·喜登天平》,具体内容忘了。但是年轻老师能填词,也算难得了。在全校聚会时,赵老师上台指挥全场齐唱《歌唱祖国》,动作优雅大方。在我们能这些少男少女的眼里,当年的赵梅云老师就是美女加才女。

赵梅云老师爱笑,上课时总是面带微笑。她有时候会用孩子般纯真的微笑面对调皮的学生,在这样的微笑面前谁也不忍搞破坏。但是,爱笑的她有时候会笑场。有一次,她提问了一个同学(具体问题记不清了),那同学一着急,就用家乡的苏北话回答了。赵老师忍不住用那同学的苏北话重复了一边,不禁笑出声来。那同学一愣,不禁随之也笑出声来。我们受感染,也都哄堂大笑。赵老师笑得实在受不了,转过身,对着黑板笑,学生就笑得更厉害了。就这样老师笑,同学笑,此起彼落,笑了一堂课。这也许是我此生遇到的最厉害的笑场了。

老师的爱人是新华社驻捷克的记者,1964年中苏关系紧张,捷克秉承了苏联意图,赶走了七个中国记者,其中就有赵老师的爱人。这七位“反修战士”回北京,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给了极高的政治待遇。赵老师的爱人回国后,赵老师就调到北京工作了。以后就不知道了。

至今还记得赵老师的那次笑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