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饥似渴读闲书
(2013-05-12 07:04:21)
标签:
七中旧事读闲书教育 |
分类: 往事如烟 |
今日母亲节,愿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如饥似渴读闲书
——七中旧事之十一
我楚狂人
我前面说到,我是获得可以上课时看课本以外的书的特权的特殊学生,当然,前提是学习成绩在班级保持领先。
在 家长和老师的眼里,课本以外的书籍都是闲书。小学二年级时,我把家里找到的一部线装本的三国演义一本一本带到学校看,老师大不以为然。但是我看闲书的瘾越来越重,以致上课也看。当然我是在自学了课本知识,并认为没有问题的前提下看闲书的。如果课本上有疑问,我还是会主动找有关老师问的,这点我并不傻。
在初二开始,我大量阅读小说,主要是中国的古典章回小说,如《水浒》、《西游记》、《红楼梦》、《镜花缘》、《说唐》、《杨家将》等等;也有其他的,如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和散文集《朝花夕拾》,还有几本外国小说,如《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我从小学就开始读唐诗,五年级升六年级的暑假我手抄了一本《李白诗选》,两百多首,那时我是李白迷。到了初中,省下早餐买大饼油条的钱,买了一本《唐诗一百首》,视若至珍。后来到高中我还买了《宋诗一百首》和《唐宋词一百首》。这三本巾箱本的小册子,当时也就三毛多钱一本,陪伴了我多年。可惜这些书都在多次搬家时丢失了。我还读了一些科普作品,在初三时读法国佛拉马利翁的《大众天文学》,简直入了迷,一路走在上学路上,还在看《大众天文学》。好在那时交通情况很安全,最多就是如章太炎一样撞电线杆。读书是我的最大快乐,我是无书不欢啊。
我的书源有这样几处。首先是家里的,我在楼梯下面找到一口书箱,里面有家里不知那个前辈的藏书,线装本《三国演义》、平装本《西游记》、《红楼梦》都是这里的宝物,还有几本鲁迅。其次是借来或换来的,我用自己的几本书和同学换书看,一来二去,自己的书也就毁损了,丢失了。为了能看更多书,我看同学处借来的书总是看的很快,准时归还,这就造成我看书越来越快的习惯。这个习惯并不全好,到了高中我才学会了精读,学会了做读书笔记。还有就是到钱家权父亲废品站去换书:我们把不要的旧课本,旧作业本按斤两换取废品站的杂志和小说等读物,有的杂志读完了再进行二次交换。这是重要书源。最后就是省下早饭钱买的极少几本书。如前面说的《唐诗一百首》。
每天中午吃过午饭,我们几个读书迷就到石路位于阿黛桥堍的一家书店,看“靠壁书”。选好一本书,每天站在书架前读几页,明天中午继续,就这样也读了不少书。我曾经因为站着读书入迷,下午上课迟到了。
中学时代,我就是这样如饥似渴看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