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太阳引发的惨案
(2013-05-11 07:33:56)
标签:
七中旧事孵太阳教育 |
分类: 往事如烟 |
孵太阳引发的惨案
——七中旧事之十
我楚狂人
初二,有一件事情让我很震惊:某冬日课间操,同班7位同学开小差,溜去“孵太阳”,被副班主任邢澄生擒活捉,押送校长室。不料随即学校宣布这7位同学统统处以警告处分,并且雷厉风行地贴出布告。
很侥幸,这7个同学中居然没有我。本来这种事情肯定少不了我,但是那天鬼使神差的我不在其列。逃过一劫啊。
我感到愤怒:为了缺席一次课间操,处分7名同学,过分了!这是乱世用重典吗?我们不是乱世。这是军法从事吗?我们不是军队。这明显是滥用重典,滥用权力。但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愤怒,但是无言。也许这就是叫做“道路以目”。
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就是副班主任邢澄,同学们都说这是她坚持要处分,这样学校才做出处分决定的。于是这位音乐老师、副班主任在同学的眼睛里成了恐怖人物。大家反感,但是也有点畏惧。总之,除了极个别红领巾艺术团的骨干,班级里没有同学对她有亲切感。这件事的阴影很重,而直接被处分的7个同学更是刻骨铭心。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7位同学之一的钱家权同学说起此事,还是满腔怨愤。
古人云,不教而诛是为“罔(通“网”)民”,何谓“罔民”?也就是设置陷阱让百姓往里面跳。这7个同学被处分,就是“罔民”的鲜活例子。
教育是忌讳急功近利的,这种滥用重典的作法就是急功近利。为了追求治理乱班的近期效果,采用“杀鸡儆猴”的作法,实在要不得。
多少年来,我一直以这件事情为戒。老师对学生必须是与人为善。我可以对学生批评得很严厉,但是绝不轻易启动处分手段。学生是和老师一样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与学生交心。
人格平等,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