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脚”情丝

标签:
碧螺春碧脚往事情感 |
分类: 生活随想 |
“碧脚”情丝
我楚狂人
上次我偶尔说到了“碧脚”,有些朋友不理解。所谓“碧脚”就是“碧螺春的下脚”之简缩语,苏州人很习惯这种简缩语。娇嫩的碧螺春只是用芽尖的一部分,而靠近芽尖的嫩叶确实被拣了出来。放进去则会降低碧螺春的品位,丢弃又可惜,于是就被茶农炒制出来,自己饮用。但是这种“碧脚”的数量远大于碧螺春正品,茶农自己饮用是远远不能消化掉的,于是也就销售出来了。这种“碧脚”,有碧螺春所特有的清香,口感也还不错,但是泡出来的叶子卖相真的不好,所以是上不了桌面的。但是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朋友,如果偏偏又如我一般喜欢喝点茶,在家里自己饮用,还是不错的。毕竟这个“碧脚”的价格历年来都只有碧螺春的十分之一。
我小时候被祖父宠溺,在怀抱中就沾上了酒,刚会走路就要喝茶,后来在插队时又抽上了烟。插队时酒越喝越凶,茶越喝越浓,烟则越抽越劣。土烧酒、老茶叶加上8分钱一包的“生产牌”香烟,成了我们这代知青的永久回忆。那时候,如果通过关系弄到一些“碧脚”,那是稀罕物,是要与朋友分享的。每当搞到一些“碧脚”,必分成几小包,神神秘秘地递给朋友,收获一份朋友的欣喜。当年“碧脚”能带来一种幸福感。但是我们今天即使喝上极品龙井和碧螺春,也找不到这份幸福感了。莫非今天的幸福感这么难找。
如今年纪大了,生活中的嗜好已经无奈地远离而去:上大学时胃出血,戒了烧酒;中年患上心血管病高血压,戒了烟;据说喝茶太浓不好,不利健康,于是茶喝得淡了——原来喝茶是叶子多水少,如今是正常值。但是,在喝得到碧螺春和其他名茶的同时,我有时总会想到“碧脚”,因为“碧脚”与一个时代和一份回忆紧紧相连着。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前几天会津津有味的看着茶农炒“碧脚”,回家后会迫不及待泡上一杯“碧脚”。但是,真的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看着杯子里的“碧脚”载浮载沉,心里想着的则是往日的人和事,仿佛已经很遥远,但是又清晰如昨日。
孔子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沉湎于回忆之中说明我们真的老了。珍稀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碧脚”毕竟只是“碧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