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标签:
朋友友情交往情感 |
分类: 生活随想 |
朋友
我楚狂人
连续着参加朋友的聚会,第一天是相交几十年的老同学老朋友的聚会,第二天是事业上的朋友语文界的朋友聚会,第三天是亲友的聚会。难得的三天连着聚会,很巧的三天三种类型的聚会。颇有点感触。
所谓老同学老朋友,那是指相知相交半世纪的那种,总角相交,白首相守。就我们这代人来说,就是“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断过粮”的那种。共同经历过热血沸腾的疯狂,和前途茫茫的绝望。在饥饿和绝望的双重压力之下的偷鸡摸狗的发泄永远历历在目。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永远会脱落形骸,放下矜持,露出最率真的一面。也许也是心灵最轻松的一刻。老来能有一批这样的朋友共享回忆,这实在是一件幸事。
教了一辈子中学语文,也有了老老少少的同行朋友。语文老师相聚,不免会谈论文章道德,睿智而机敏的机锋不时激射出思想的火花。朋友的一番话,有时会让困惑多时的头脑豁然开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已故的中国写作学会原会长裴显生教授的几次随机的交谈,真是一位高人啊。裴老师讲话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是突然一句话就能勾起人深思。裴老师视我为朋友,我却只觉得自己只是学生,学到很多啊。和同行朋友在一起,也许没有和老朋友一起那样随意,但是随时会有新见发现。一乐啊。
人都有亲属朋友,聚在一起的原因是有大家共同的亲人,有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亲友聚会,有时以为是礼仪性的,其实不然,更多的是一种温馨的交流。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会有烦恼。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心,你不会找老朋友倾诉——老朋友更多的是共享欢乐——因为共患难的日子已经远去,大家已经有了自己新的利益圈子;你更不会找事业上的朋友倾诉——事业上的朋友只是在事业上有共同语言——生活与事业应该是分开来的,千万不要混为一谈。而最想找到的倾诉对象就是亲友,这才是生活中烦恼的合适的倾诉对象。亲友会倾听你的诉说,理解你的烦恼,分担你的心灵重负。因为你说的他都理解,因为他知道你在说什么。
人生中少不得这三种朋友。其实我们现在还有第四种朋友,那就是网友。我们交往在虚拟世界里,所以交流时越发率真。但是,我始终认为,即使在虚拟世界里,也不要人格分裂,我还是我。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君子慎独”的好传统。在虚拟世界里也许谁也不认识你,但是你总得认识自己。不是吗?